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2022-07-13 07:26
90后大學生吳坤在永川區衛星湖街道南華村當起了“雞司令”,借助互聯網,開啟“云養殖”的新型養殖模式,讓山溝溝里會飛的雞和綠殼雞蛋走向全國。
大學畢業放棄高薪去養雞
1992年出生的吳坤,2017年大學畢業后,便到成都和表姐一起創業,經營一家農家樂。他主要負責食材采購工作,年收入50萬元。
2020年,正在做月子的姐姐讓吳坤代買一些土雞和土雞蛋。可是,他發現在市場上很難買到正宗的土貨。通過走訪,他了解到土雞和土雞蛋的市場需求量很大、價高且量少、品質難保證,于是萌生了自己養土雞的想法。
家人朋友得知吳坤要養雞的想法后,認為從沒干過一天農活的他肯定吃不了養雞的苦,再加上養殖風險高,即使養了土雞也很難取得市場的信任,都極力反對他放棄高薪返鄉養雞。然而,在眾多質疑聲中,吳坤卻認為這既是個商機,又能讓家人朋友和更多的人吃上放心食品,還可能帶動村民致富。他堅信只要有夢想一切困難都能克服。
不懂技術,吳坤就去拜師學藝。沒有工人,吳坤就事事親力親為。沒有信任,吳坤就想到了以認養的形式,讓顧客通過實時監控看到他的喂養過程,再每月按時給顧客送雞蛋,年底再給顧客送雞。此想法一出,便得到很多年輕朋友的支持,紛紛表示沖著吳坤的人品和一腔熱情,愿意充值成為會員,認養他養的雞。雞場還沒有建成,吳坤就有了60多個會員。
為了夢想咬牙堅持不放棄
為了不辜負大家的信任,堅持自己的夢想,吳坤全身心投入到養雞事業上來。經過一年多的精心籌備,2021年春節過后,他就去四川進了2000只擁有上千年養殖歷史的五黑雞。
養雞是“三分靠養,七分靠管”。雷雨天怕雞因受驚嚇而發生踩踏事故,他經常整夜守在雞棚;大熱天怕雞因高溫而熱死,他經常搬著風扇圍著雞群轉;陰雨天怕雞因水源不干凈而腸胃不好,他每天清洗水槽;雞舍內修建了獨立的化糞池,他每天清理,稀釋后作為農家肥贈送給附近鄉鄰……
風雨過后是彩虹,經過幾個月的悉心喂養,吳坤的雞便開始產蛋了。雞蛋雖較普通雞蛋小了一些,蛋殼卻是綠色的,蛋黃細膩,蛋白緊實,蛋內的硒、鋅、碘含量高于普通雞蛋,且膽固醇含量低于普通雞蛋。吳坤欣喜地把第一批雞蛋送給他的第一批會員品嘗,得到了大家一致認可。
抓住風口率先做起“云養殖”
隨著雞蛋的產量越來越大,吳坤便想著如何拓展銷路,僅僅依靠線下發展會員進行認養,擴展速度太慢,他便想到了現在互聯網風口上的“云養殖”模式,雖然還沒有被大眾所熟知,但他想通過學習拍攝短視頻、開直播,吸引“粉絲”線上注冊成為“云養殖”會員。
于是,他每天除了養雞,還要拍攝短視頻、開直播。其中有一條關于他這個“雞司令”和他的“雞士兵”的短視頻,播放量達到了100萬次,吸引了眾多“粉絲”,聚集了人氣。
有了人氣,還要有技術,才能真正實現“云養殖”。于是,吳坤不僅注冊成立了重慶禽禾農業有限責任公司,還投資開發了一個微信小程序,顧客通過掃描雞腳腳環上的二維碼,實時掌握自己所認養的雞每日行走步數、生長情況、產蛋情況、飼養情況。目前,吳坤已有200多個“云養殖”會員,每天通過網絡直播銷往全國各地的雞蛋有1000多枚。
在雞場效益向好的同時,吳坤不忘鄉鄰。他表示,下一步將擴大養殖規模,同時為周邊群眾提供免費種蛋和養殖技術,帶動大家共同致富,實現鄉村振興。
促進可持續水產養殖發展的南南和三方合作高端圓桌會議成功舉辦
生態養殖讓村集體發了“牛財”
聯合國糧農組織呼吁重視發展水產養殖,不斷滿足日益增長的消費需...
全球首個蛤蜊養殖業榮獲MSC認證,來自遼寧鴨綠江口
中國兵馬俑開啟全球數字巡展
虎林被定為全國水稻綠色高質高效行動示范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