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 2021-10-10 14:17
金秋稻谷香,農機田間忙。9月26日下午,天長市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水稻機收減損大比武,來自全市6家農機合作社的農機選手們田間比技、各顯其能,拉開了秋收大幕。
在天長市汊澗鎮于洼社區水稻種植基地,記者看到,金黃的稻浪迎風起伏,呈現一派豐收景象。隨著隆隆的馬達聲響起,參賽選手們身著作業服,頭戴遮陽帽,躍躍欲試。
一聲哨響,比賽開始!6名農機手來到指定的作業田塊,駕駛著大型收割機嫻熟地穿梭在稻田間。他們有的端坐在駕駛室,目不轉睛,手腳并用;有的站立在駕駛臺,氣定神閑,穩操拉桿。收割機像鉚足了勁的“鐵牛”,前面翻滾的割刀大口吃進一片片水稻,后面脫粒后的秸稈碎屑四散、噴灑還田。不到10分鐘,僅2個來回,各位選手在1畝多指定田塊即收割完畢。
賽場上選手們全神貫注,賽場外80多名農機手和農技人員不住地喝彩。“作為機手,首先要查看秸稈高度,評估產量高低,然后適當調整速度,盡量做到顆粒歸倉。”天長市開峰農事服務專業合作社農機手戴支武比賽剛結束,來不及擦汗、洗臉,就跟大家分享起經驗。
收割完畢,由市農業機械化管理中心技術人員和部分鄉鎮農機“老把式”組成的10多名“考官”立即下田,測量留茬高度,查看未脫凈籽粒,并將灑落的稻谷一粒粒撿起放入盆里。經過緊張的稱重、測算,最終評定出了一、二、三等獎。“經測評,來自天長市蘆龍農事服務專業合作社的宣愛祥留茬高度平均13厘米,機損率為1.1%,遠低于國家標準的2.8%,獲得第一名!”隨著裁判長、滁州市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站長儲著保的宣布,已從事專業收割16年的農機手宣愛祥黝黑的臉上露出憨憨的笑容。
“減損就是增產。全市118萬畝水稻即將全面秋收,通過大比武以賽代訓,引導農機手精操作、提質量,推廣應用新機具、新技術,確保糧食顆粒歸倉,切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天長市農業機械化管理中心主任楊青告訴記者。
山東將派工作組赴9個農田積水較重市指導秋收秋種
陜西蘋果種植區遭冰雹襲擊!農戶的損失誰來賠?
福海縣農業機械助秋收 為鄉村振興插上科技翅膀
稻谷黃 秋收忙!閔行國慶稻開鐮收割
建立跨區域聯動應急機制,減少突發事件損失
減少糧食損失浪費!這場大會,事關全世界人民的飯碗
天長:農技服務到田頭
四川全域轉入低風險,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力度不減反增 秋收返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