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農村版 2022-09-04 14:29
近年來,安徽省宿州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和在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強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的決策部署,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圍繞優質糧油、畜禽、果蔬、林木等名特優新產業,積極開展“一縣一業(特)”全產業鏈和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創建工作,提升農產品品質,擦亮農產品品牌,取得了顯著成效。
堅持高位推動謀發展
一是規劃先行。根據宿州市所處地理位置、農業發展情況,力爭建設成為面向長三角區域的重要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長三角城市群的“糧袋子”“菜園子”“果盤子”,并將基地建設寫入《宿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列為全市“十四五”時期“一城兩區三基地”發展愿景之一(皖蘇魯豫交匯區域新興中心城市,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城鄉融合發展先行區,長三角區域數字經濟基地、現代物流基地、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
二是成立組織。成立由宿州市政府分管負責同志任組長的宿州市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領導小組,負責工作指導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農業農村局,負責日常工作。
三是制定方案。印發《宿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宿州市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方案的通知》(宿政辦發〔2020〕9號)《2021年全市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工作要點》,明確具體任務分工和年度工作重點,壓實部門責任,共同推動基地建設。
四是有序推進。2021年先后組織召開全市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工作座談會、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調度會等,分析研判形勢,安排部署任務,大力推進工作開展。
堅持多措并舉強基礎
一是全面推行綠色生產方式。持續抓好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和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全力提升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2020年全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2.71%,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達93.8%。加大綠色防控示范引領作用,開展化肥減量增效示范,嚴控農藥使用量。2020年全市化肥使用量29.7萬噸,增長率-1.28%,實現化肥使用量零增長目標;農藥使用量1.78萬噸,與基期(2012-2014年三年農藥使用量均值)相比減少24.16%。
二是扎實開展農業標準化創建。2020年全市創建市級以上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11個,市級以上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發展到154個;創建市級以上蔬菜標準園13個,市級以上蔬菜標準園發展到113個;創建市級水果標準園8個,市級水果標準園發展到79個。
三是強化農產品品牌建設。積極宣傳、培育、保護區域公用品牌,加強“三品一標”認證管理。目前,全市共有“三品一標”農產品352個,其中無公害農產品146個,綠色食品183個,有機農產品19個,農產品地理標志4個。
四是加強政策支持。積極整合優勢區域產品集群發展等項目資金,向長三角基地創建企業傾斜。對通過省級審定基地、新獲得“三品一標”認證企業等進行資金獎補,共計107家次企業申請市、縣獎補資金727萬元,市級兌現獎補資金363.5萬元。
五是加強金融支持。積極對接人民銀行宿州支行、銀保監會宿州分局,在政策宣傳、項目推介、銀企對接等方面加強合作。截至6月底,全市金融機構共對接農業企業86家,貸款余額57649萬元,其中本年新增18985萬元。
堅持主動出擊尋合作
一是加強展示展銷。積極組織企業參加長三角地區各類農產品展銷會,展示展銷本地農產品。2021年9月,宿州市組織81家企業、400種產品參加合肥農交會,邀請浙江谷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18家大型采購商參會,達成了廣泛的合作意向。
二是加強市場建設。鼓勵企業入駐各大電商平臺、開設長三角地區直營店,不斷拓展長三角區域市場。2020年,省級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安徽泗州薯業有限公司在長三角城市新開直營店200余家。2021年全市銷往滬蘇浙主要農產品和加工品483.3萬噸,銷售額325.4億元。
三是加強招商引資。持續加大項目推介和招商引資,積極承接滬蘇浙農業產業資本轉移,促進宿州市農業升級轉型。2021年,全市引進滬蘇浙農業投資項目25個,總投資26.04億元。其中,引自上海資本投資項目7個、總投資10.85億元;江蘇資本投資項目11個、總投資11.17億元;浙江資本投資項目7個、總投資4.02億元。
四是加強對標學習。開展常態化對標學習滬蘇浙活動,學習借鑒滬蘇浙地區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好做法、好經驗、新思路、新舉措,不斷提升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水平。2021年3月上旬,市農業農村局負責同志帶隊赴江蘇省鹽城市考察學習綠色農產品直供直銷上海市場和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的經驗做法,形成考察報告,提出推進宿州市工作的五點建議。5月中旬,市政協有關領導赴江蘇省蘇州市、浙江省臺州市考察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工作,與蘇州市供銷合作總社、鴻海(蘇州)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德爾耀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堅持示范創建促增效
一是開展“一縣一業(特)”創建。碭山酥梨、泗縣山芋入選全省首批“一縣一業(特)”全產業鏈示范創建名單,2021年兩縣累計投入6.18億元,實現一二三產總產值38.35億元,滬蘇浙地區銷售額17.12億元,同比增長19.3%。
二是開展綠色農產品基地創建。全市7家企業獲批為全省首批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6家企業入選2021年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省級示范創建名單,其中生產主導型基地5家、加工主導型基地8家。2021年13家基地累計投入5.54億元,銷售各類農產品19.54萬噸,實現一二三產總產值19.65億元,其中滬蘇浙地區銷售各類農產品8.8萬噸,銷售額9.45億元,同比增長14.4%。
三是推進重點園區建設。蕭縣循環經濟工業園入選全省“158”行動農產品加工重點園區名單,2021年實現產值38.2億元。
四是推動冷鏈物流重點企業建設。宿州百大農產品物流有限責任公司、碭山縣鵬順冷藏包裝有限公司入選全省“158”行動農產品冷鏈物流重點企業名單,2021年2家冷鏈物流重點企業銷往長三角區域農產品2.22萬噸,銷售額1.79億元。
湖南慈利:打造文創品牌 讓鄉村非遺走出大山
山東東平:用生態“底色”描繪發展“綠色”
內蒙古和林格爾縣 打造優質牧草全產業鏈
都蘭:助推農業生產綠色發展
鎮原縣:打造百億級肉雞產業鏈
山東:打造品牌強農的“山東樣板”
虎林被定為全國水稻綠色高質高效行動示范縣
南川三管齊下為民服務打造生態宜居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