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1-10-14 09:43
隨著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壯大,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走向聯合,打通產業鏈上下游,加快傳統農業“脫胎換骨”。
記者10月11日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湖南重點扶持100家農業產業化省級示范聯合體,涵蓋糧油、果菜茶、畜牧、水產、中藥材、竹木等領域,有效帶動廣大農民增收。
眼下,南縣蝦稻進入收割期,金之香米業產銷兩旺。該企業負責人周志光介紹,公司牽頭組建稻蝦產業化聯合體,與40多個合作社、家庭農場、種糧大戶聯手,統一品種、技術、加工、收購,每年產銷稻蝦米10萬噸左右,暢銷國內市場,均價每公斤20元以上,帶動1萬多戶農民增收。三仙湖鎮三仙湖村農民易再國返鄉創業,流轉低洼田50多畝,加盟聯合體,種稻養蝦年純收入20多萬元。
在湘潭,偉鴻食品牽頭組建生豬產業化聯合體,按“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模式,打造年產銷50萬頭生豬的全產業鏈,開發100多個單品闖市場。插旗菜業牽頭組建華容芥菜產業化聯合體,開發魚酸菜、榨菜等6大系列產品,加工后的產品與鮮菜相比,增值達20多倍。
100家聯合體,既分工又協作,打通產業鏈上下游。省農業農村廳鄉村產業發展處負責人介紹,聯合體內各主體雖獨立經營,但通過土地、勞動力、技術、品牌等要素統一配置,有效提升價值鏈。各聯合體科學制定利潤分紅機制,多方形成穩定的利益共同體。
近兩年,省茶業集團、舜華鴨業、瀏陽河集團、崀山果業等龍頭企業,牽頭組建產業化聯合體,推進產加銷一體化的同時,還示范農旅融合,從“賣產品”到“賣風景”,拓展增收空間,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國辦印發意見 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
甘肅定西馬鈴薯流通“有渠道”:倉前倉后配套 線上線下融合
發展鄉村旅游 帶動村民增收
浙江安吉孝豐鎮:紅色傳承 綠色發展的鄉村振興路
中國入世二十周年農業發展高層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北海召開廣西文化旅游發展大會籌備會
薯花美隴原 薯香飄四海——定西市推進馬鈴薯產業高質量發展紀實
藏羊產業邁上快速發展新臺階 全國三分之一以上藏羊產自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