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2022-07-18 08:28
“近郊游的首選肯定是巴南,又有美景,又有美食!”每到節假日,巴南區一個個鄉村旅游景點便會迎來數以萬計的市內外游客。每一個受歡迎的景點,無不映射著巴南區鄉村振興發展成果。
近年來,巴南區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農業農村發展形勢穩中向優,鄉村振興成效顯著。今年上半年,巴南區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達14569元,增幅14.2%。巴南,正交出鄉村振興滿意答卷,美好藍圖正徐徐展開。
產業興旺
農民“鼓”了錢袋子
去年,東溫泉鎮黃金林村的九花谷正式開園,滿園的金絲皇菊吸引了眾多市內外游客聞訊趕來。這一朵朵金絲皇菊,見證著黃金林村鄉村振興項目不斷發展帶來的顯著變化。
“我們的菊花受歡迎,大家也跟著增收!”黃金林村村民劉志貴告訴筆者,村里組織大家一起種菊花,發展休閑觀光農業,跟傳統的產業比起來,效益翻了幾倍。據了解,去年來,九花谷種植的金絲皇菊吸引了近6000名游客前來觀賞,生產加工的菊花茶由于口感好、品質高深受消費者喜愛,銷售額超過40萬元,切實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在圣燈山鎮灘子口村,一年四季都有游客前來游玩?!跋奶靵肀苁睢⒍靵砜囱┑娜硕己芏啵揖挖s緊開了個農家樂。”今年46歲的鄒開明是灘子口村村民,幾年前,看到節假日有很多人上山來游玩,他便將自家的住房改建成了農家樂。游客不僅可以品嘗地道的農家菜,累了還有客房可以休息,離開時還能帶上當地的土特產,鄒開明的農家樂“承包”了游客的大部分游玩項目。
其實,這是巴南區鄉村振興農旅融合發展推出的“后備箱工程”的一個縮影。通過打造鄉村旅游集市,讓物產變商品,讓商品變產品,讓產品變品牌,把游客的后備箱裝滿,也把農民的錢包裝滿,真正讓人民群眾在鄉村振興發展中得到實惠。
乘著鄉村振興“專列”,巴南區各鎮街抓住休閑業發展勢頭,將休閑觀光農業與鄉村旅游業、生態養生養老養心產業融合,以觀光農業為基礎,以旅游營銷為手段,以擴大消費助農增收為目標,基本形成了都市休閑觀光農業的聚集區,拓寬了增收路子。圍繞產業發展加工,2020年巴南區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達108.31億元;同時,推動全區茶葉、蔬菜、水果走出山地特色高效之路,推進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培育農村產業融合新業態,全區鄉村旅游經營收入超過40億元。
生態優先
鄉村有了“面子”
“家家戶戶自己動手整治,對于自己的勞動成果才更加珍惜。”在南彭街道,居民切實感受到環境整治帶來的變化:從前不想整治,現在卻都爭著整治,對于環境的維持,大家更是看得很重。
而這一切變化還要從街道的“統籌整治”模式說起。
去年來,街道把暴露垃圾、污水治理、亂堆放、散養家禽等作為重點,一改傳統的政府包辦模式為“政府統一采購、村民自己建設”的“統籌整治模式”。以村民小組為主導,落實農戶的主體責任,由村統一提供河沙、水泥、石子等基礎建設材料,村民按照自家實際情況自行建設。通過這個模式的開展,充分發揮村民主觀能動性,讓村民積極參與進來,使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更切合實際,群眾滿意度更高。
在二圣鎮集體村,云林天鄉這個頗有特色的鄉村振興項目遠近聞名。
據了解,為使該項目帶動鄉村發展,巴南區共整合各類資金3億多元,幫助完善項目周邊道路、通訊、水利等基礎設施,并進行周邊農戶房屋改建等環境整治,不僅讓項目業主對發展前景充滿信心,也讓項目和鄉村之間形成了一個互動發展的良好格局。
如今,走在二圣鎮集體村的鄉村道路上,每隔不遠處就有一個垃圾回收箱。村委會負責人說,村里通過開展清潔生產、廢棄物回收利用、垃圾分類處理等技術培訓和農業環保宣傳,農民生態環保意識開始不斷增強,農村的面貌也煥然一新。
隨著村里鄉村振興產業不斷發展,一個個旅游項目紛紛落地,前來巴南旅游的人也越來越多,村容村貌也隨之大為提升。
借著鄉村振興的東風,巴南的一個個田園變成了景區,一品街道燕云村的“云燕花語”項目正是如此。每到花開季節,一塊塊農田里盛開的油菜花成了“看花市民”的最佳選擇,加上景區周邊道路和環境的提檔升級,如今的燕云村處處是美景。
近年來,巴南區把環境綜合整治示范點建設與產業發展示范項目、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等結合,充分利用農村資源,在美化村莊的同時,也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鄉村旅游在全區逐漸紅火。同時,持續深化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建立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和處置體系,建成25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村,推進廁所革命,完成農戶改廁5000余戶。
鄉風治理
村民富了“腦瓜子”
有效的鄉村治理能為鄉村振興提供良好的社會秩序。
去年,姜家鎮凝聚政府、社會、市民等力量,共建共享、協同治理人居環境,整合“五長責任制”“門前三包責任制”“村規民約”“企業公約”“新時代文明實踐”“馬路辦公”等眾管機制,引導居民群眾參與環境管理整治,樹立群眾與人居環境榮辱與共的心態,形成人人參與、自覺遵守、家家受益的良好格局,助推鄉村建設。
建言獻策的“參謀員”,文化傳承的“宣傳員”,公共活動的“輔導員”……去年9月,麻柳嘴鎮通過打造宣傳文化發展顧問團,充分發揮宣傳文化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有效助推麻柳嘴鎮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在巴南的農村,文明鄉風活動正在不斷開展,巴南農民的精神文化更加豐富,觀念也在不斷變化。有效的鄉村治理讓農民發自內心地自我約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覺擔當起鄉村公序良俗的維護者和倡導者。
此外,巴南區還積極實施人才振興戰略,每村儲備1名本土人才,回引376名人才返鄉創業興業,每年培訓職業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300人次以上;實施鄉村組織振興,強化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成功創建2個基層黨建示范鎮街、12個基層黨建規范鎮街、41個基層黨建示范村(社區),選優配強村“兩委”委員特別是村黨支部書記,選派一批優秀干部到鄉村振興一線崗位,為鄉村發展注入智力支持。
打造“三治”融合鄉村治理新格局——甘肅省推進鄉村治理現場會觀...
生態宜居打造湟源美麗鄉村
青山鎮特色農業帶火鄉村游
義安區:環境面貌大變樣 鄉村振興底色亮
哈巴河:“巾幗”奮斗不負芳華 鄉村振興綻放“她”力量
西藏曲水縣才納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助群眾增收小記:家門口就業 ...
擦亮地理標志“金招牌” 助力鄉村振興
渦陽縣丹城鎮:推進美麗家園項目 助力全面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