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2 00:56
千古佳“畫”——賴斯佳

他叫賴斯佳,
是廣東省瓶內畫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
代表性傳承人,
他自幼跟隨父親賴乙寧
學習瓶內畫制作技藝。

除了學習老前輩傳下來的技藝,
賴斯佳還將油畫、
水彩及裝飾畫的表現手法
融合到自己的瓶內畫創作中,
使畫面層次更豐富,
色彩更靚麗,
既不丟失傳統的筆墨韻味,
又達到了較好的藝術效果。




如此精妙絕倫的瓶內畫,
究竟是如何畫出來的?
制作瓶內畫,
究竟需要掌握哪些技巧?

小畢哥初次體驗瓶內畫制作技藝,
用畫筆在瓶子內壁上寫自己名字,
他又會寫成啥樣?

層出不窮——陳澤銘

陳澤銘是潮汕“木雕世家”的第五代傳人,
隨著年齡的增長,
對于木雕逐漸有了自己的理解,
也感到身上的責任開始重了起來,
手中小小的刻刀
連結著家族幾代人的信念,
自己有更多的責任
將潮汕木雕這項古老技藝
傳承并發揚光大。
潮汕木雕有哪些特點?


鏤空的木雕究竟是怎么做出來的?

制作一件木雕
需要用到哪些工具?
潮汕木雕



中國速度——點點星光跳繩隊

他們是一群來自
廣州市花都區花東鎮七星小學的學生們,
個個是跳繩高手,



跳繩速度出人意料,
花式玩法也是層出不窮!




他們所在的這所小學,
也是世界冠軍的搖籃,
7年時間里,
這里先后培養出了,
33名世界跳繩冠軍,
打破了11項世界跳繩紀錄,
榮獲的獎牌數超過了1000枚!
他們也被譽為“中國速度七星奇跡”!
孩子們的故事
也被拍攝成了兒童勵志電影!
那么多體育項目,
為啥要讓孩子練習跳繩?

“光速男孩”展示跳繩絕技,
一秒鐘至少能跳七次,
速度快到用肉眼難以計數!

老師現場傳授跳繩訣竅,
付玉龍和李靜究竟誰跳的次數更多?


用武之地——王丹丹

出生于1992年的王丹丹,
是山東省棗莊市人,
從7歲開始接受專業武術訓練,
大學畢業后,
被一些劇組導演邀請
做了很多一線女演員的武術替身,
也曾飾演過一些武打動作演員的角色。
后來,她把練武術的視頻發到了網上,
紅遍了網絡!

練武是個苦差事,
她為什么要去學習武術?
又是如何堅持到了現在??

漸入佳境——張麗佳

90后女孩張麗佳,
來自安徽蚌埠的一個農村家庭,
畢業于廣東省五邑大學
服裝設計專業,
畢業后,
她一直從事浮雕壁畫工作,
她把制作浮雕壁畫的過程,
拍成了視頻發布在短視頻平臺后,
單條短視頻的播放量高達3.2億次。
是什么原因讓她做起了這項工作?

從事這個職業給她又帶來了哪些改變?

一幅精美的浮雕壁畫,
制作過程有何獨到之處?

給你點顏色看看——寧曼麗

2009年,
安徽人寧曼麗到貴州旅游,
在接觸到苗族蠟染后,
便被這項技藝深深吸引住了。

為了將這一民族文化傳承下去,
她創辦了蠟染工坊,
多次深入山區苗寨
探訪技藝精湛的畫娘,
學習蠟染技術,
多方招募專業人才。
經過不懈努力,
寧曼麗的蠟染工坊從最初簽約的畫娘3人,
逐漸擴展到2000余人,
傳承技藝的同時
也幫助很多畫娘增加了收入。

其中的一件作品,
被中國民族博物館永久收藏!
她們設計的蠟染服裝
也走出了國門!

精美的圖案
是如何用蠟刀“繪”到了布上?



蠟染技藝又有多少道工序?


相夫教子——侯長亮 雷宇丹

他叫侯長亮,
在鄉村支教路上,
已經走過了十個年頭,
在他支教的第六個年頭結束時,
遇到了同樣為支教而來的雷宇丹。
是什么原因,
讓他們毅然跑到偏遠山區支教?


在相遇后的時間里,
在支教路上他們互幫互助,
慢慢地也走到了一起!

他們又是怎么想到和學校里的孩子們
一起拍婚紗照?


有模有樣——張亞東

來自于河南省周口市的張亞東,
是一名大二學生,
三年前喜歡上了火車等機電模型,
之后開始在家鉆研。

除了動腦鉆研,
他還親自動手,
在自家菜地里,
“修鐵路”、“挖運河”、“建橋梁”、“開隧道”
鉆研的成果,
也都變成了現實!

究竟是什么原因,
讓他萌生了制作各種模型想法?

美食推介
潮式粿品
來汕頭,
潮式粿品也不容錯過!

色彩斑斕的潮式粿品,
是用什么原料制作的?

各種粿品又有什么寓意?




更多精彩內容,
本周六21:30,
我們不見不散!
葡萄秋季 該如何管理?
秋糧增產已成定局、農民收入較快增長、豬價可能繼續走低……前三...
中國現代種業應如何發展?院士們是這樣說的
新“兒綱”如何影響未成年人立法
秋季如何養好種兔?
菠蘿是怎么種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