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 2021-10-27 23:24
“我家20畝土地,一年流轉費6000元。在家門口上班,當上了專職‘田管員’,一年工資4萬元。在農村能有這個收入,我感到很幸福。”正值秋收時節,滁州市定遠縣倉鎮蒼南村農民章開洋說,收入提高得益于政府實施的高標準農田建設。
近年來,滁州市加快提升高標準農田集約化經營水平,把高標準農田建設與發展現代農業、壯大村集體收入、脫貧攻堅、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新增耕地開發保護相結合,嘗試推行“確份不確界,確地不確田”,引導農戶之間、農戶與新型經營主體之間、農戶與村集體經濟組織之間開展股份合作,采用出租、轉讓、入股等多種形式發展現代農業。高標準改造后的農田,地平整、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河暢通,吸引了新型經營主體從事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為群眾帶來更多就業增收機會。
目前,滁州市高標準農田建成項目區內擁有優質專用糧基地300多萬畝,發展稻漁綜合種養、滁菊和芡實等地方特色農業70萬畝,打造現代農業示范區20多個;該市有38個鄉村依托28萬畝高標準農田,一體推進人居環境改善,其中有19個村被評為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和重點示范村。去年,該市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新增耕地844.24畝。預計,今年全市新增耕地1400多畝。
前三季度央企實現四個“大幅提升”
海南已建成高標準農田409萬畝
子良鎮:修筑農田機耕道 鋪就鄉村振興路
拓寬農民致富渠道 提升“菜籃子”保供能力
太湖農產品經營主體信用“入檔”
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
云南陸良:“高標準”優質大米新鮮上市
高標準農田緣何成了“網紅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