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 2021-10-29 10:10
“基地在農技專家的指導下,省藥、省肥、省工,多收多賺還環保,為我們種田大戶指明了方向!”10月18日,在安徽省天長市仁和集鎮百畝水稻綠色生態示范基地的觀摩現場,前來參觀學習的該市金沃家庭農場主瞿安文連連稱贊。
為進一步推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天長市農業農村局大力推廣稻麥綠色生態種植,著力打造科技示范基地,創新農技推廣方法,從“做給農民看”到“引領農民干”,不斷提高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覆蓋面,引領鄉村生態振興。
建設示范基地。天長市農業農村局農業科技中心牽頭建設占地352畝的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的“三新”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全市16個鎮(街道)農技站分別負責建設一個“百畝綠色高產高效示范基地”,構建起“1+16”縣、鎮兩級種植示范基地輻射網,開展優質品種、綠色生態農藥藥效、水稻側深施肥、節水灌溉、秸稈還田、有機肥替代、生態控制、綜合種養等15個大項40多個小項的試驗示范,讓最新的科技成果從書本走到田間,轉化為高效的科技生產力。
開展產研合作。天長市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與中國水稻研究所、安徽省農科院、安徽農業大學、揚州大學等科研院所、高校進行合作,多批次的農業專家、學生到基地指導、學習,開展“產、學、研、推”系列活動,讓示范基地成為農業先進實用技術的試驗田。揚州大學張洪程院士帶領科研團隊到基地調研,指導農業綠色科技生產,畝均增產30公斤,實現了綠色生態農業的豐產豐收。
示范引領帶動。天長市以示范基地為平臺,帶動全市綠色生態農業發展。在基地試驗田,科技人員以插標牌的方式,注明各項農藝流程和處理方法,組織當地農民、種田大戶觀摩,把示范基地變成“田間學堂”。面對面學、手把手教,講方法、傳經驗,理論學習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加快了農業綠色生態生產的科技推廣。“天長市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已成為全省生產水平高、生產模式優、試驗項目多的樣板,是農業技術人員和新型職業農民的示范實訓基地。今年以來,已接待全省20多批次近1000人觀摩學習。”安徽省農科院二級研究員張培江說。
“按照天長市稻麥綠色生態農業發展規劃,我們打出了植保、土肥、環境、推廣以及‘物聯網+’的組合拳,2021年實現主要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90%以上,化肥利用率41%,綠色防控技術覆蓋率43.5%,面積10萬畝以上。綠色生態農業不僅讓天長的天更藍、水更綠,還讓老百姓吃上更安全、更放心的糧!”天長市農業農村局農業科技中心主任崇殿祥說。
廣西融水發展羅漢果產業 帶動村民致富增收
云果產業提質增效快速發展
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呼和浩特綜合試驗站武川示范縣科研進展
發展電子商務產業 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
科技創新賦能油橄欖產業鏈 地中海特產成鄂西山區致富果
打出科創政策“組合拳” 江陰加速培育戰略特色產業
越南水產業設目標至2030年躋身世界前5大強國
【聚焦黨代會 開創新未來】文化引領產業發展 林下經濟促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