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 2021-11-04 12:33
秋后算賬,喜上眉梢。巴彥縣后山鄉靠林村73歲的老人李清華,一遍遍看著晾曬場上籽粒飽滿又堅實的玉米,樂得合不攏嘴,怎么都看不夠。“畝產又增了,達到了1800斤!”土地托管給“田保姆”,他這個“甩手掌柜”,對今年收成很滿意。
李清華的“田保姆”,是巴彥縣劉輝巨農種植專業合作社。今年,合作社托管土地10.9萬畝,服務帶動小農戶3370戶,讓李清華這樣的“甩手掌柜”們不用種地,就能收獲高產糧。“按眼下新糧市場價,一畝地比自己種,能多賺600-800元!”李清華一臉興奮。
今年,巴彥縣土地托管服務面積70萬畝,劉輝巨農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托管模式,成為其中典型代表。土地零風險“保底式”托管,“田保姆”全程服務,與農戶“第二次牽手”賺“分紅”……一系列創新服務機制,推動小農戶“鏈接”現代大農業,讓農民吃上了“定心丸”,豐收之年鼓起了錢袋子。
節本增效 “一條龍”托管貫全程
“今年秋后突發疫情,但我一點兒也不著急,家里的地托管給合作社,心里有底兒,老媽和媳婦在家坐等收錢就可以了。”在外打工的巴彥縣松花江鄉農民趙建,母親和妻子身體不好種不了地,家里的40畝由劉輝巨農種植專業合作社提供托管服務。算一下今年的收入,種地加上務工,年收入能達到八九萬,他樂了,“保姆式服務,‘一條龍’托管,讓人放心又開心。”
“地是農戶的,糧食也歸農戶,活兒都由我們干。”劉輝巨農種植專業合作社董事長劉輝告訴記者,合作社作為社會化服務組織,提供從種子供應、整地、施肥、播種、田間管理,到最終收獲、銷售等環節的全程托管。“我們現在正抓緊給農戶進行土地深翻平壟,為明年增產增收打基礎。”劉輝說。
“‘一條龍’托管的優勢,關鍵在于集中采購、科學化管理和規模化機械化種植,利用規模經營優勢,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巴彥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陳偉氡說,合作社負責統一購種、統一耕種、統一施肥、統一管理、統一收獲、統一銷售,整合農業項目資源,可以實現科學種田、保質保量。
劉輝算了幾筆賬。他說,合作社向廠家批量化優惠采購農資,種子價格為每畝32元,農戶個人采購為每畝60元;肥料價格為2100元每噸,農戶個人采購為2800元。規模化機械作業,農機耕種比單家獨戶播種效率提高50%-60%,收割效率提高40%左右。而在糧食產量方面,以玉米為例,合作社統一進行優質品種選育、標準化生產、科學化管理,畝均產量比農戶自己種至少增產120斤左右,糧食品質也明顯提升。
據了解,目前,巴彥縣土地托管服務主要針對小規模分散經營農戶,他們有的因為年齡大種不了地,有的因為外出打工無法種地,有的是希望能比土地流轉多賺一些錢。
“‘田保姆’為小農戶提供全程托管服務,有效破解了巴彥縣玉米種植長期面臨的‘小生產’困局,降低生產成本,讓小農戶成為適度規模經營的參與者和受益者。”陳偉氡說。
零風險“保底” 多渠道增收
在巴彥縣后山鄉農戶趙建家里,記者看到一份他與劉輝巨農種植專業合作社簽訂的托管合同。合同上明確約定,土地托管“保底”交給農戶每畝1500斤糧食,或者是每畝產值1000元的現金。如果畝產超出了1500斤或產值超過1000元,超出部分全部歸農戶;如果畝產達不到1500斤,由合作社為農戶補齊。
“簽了保底合同,不愁管也不愁銷。無論秋后收成怎樣,托管的地,每畝至少能拿到1500斤糧食,或者1000元錢。畝產高于1500斤也都歸農戶,沒有任何風險。”巴彥縣山后鄉勝北村農戶梁學君高興地說,每畝地的托管費用是350元,算下來,比他自己種地賺得多。
“我們不僅確保農戶‘零風險’,還要年年獲得穩定的高收益。不管年景如何、糧食價格如何、糧食產量如何,土地托管都以同樣標準保底。”劉輝告訴記者,此外,農戶還可以與合作社“第二次牽手”,到合作社務工,再增加一份收入。
記者了解到,很多農民看到土地托管的“錢景”,賣了自家小農機,把地托管給合作社。而面對一些農民土地托管后無事可做,合作社再伸援手,吸納他們來打工增收。目前,合作社有長工48人,臨時工100余人,他們70%來自把土地托管給合作社的農民。
劉輝說,合作社每年對務工人員的勞務支出達1000多萬元,這些農戶不僅有務工費,年底還有分紅,人均年增收至少1萬元以上。有6戶帶設備入社的農民,年均每戶分紅2萬元以上。
陳偉氡告訴記者,還有很多托管了土地而再無后顧之憂的農戶,選擇外出打工,獲得更多收益。“托管農戶外出打工、在家務工,實現了多渠道增收。”陳偉氡說。
創新探索多方合作尋求共贏
緊鑼密鼓進行秋整地,緊盯時令進行秋糧入庫,對接各大糧食購銷企業進行秋糧銷售……眼下,正是“田保姆”最忙碌的時候。
劉輝告訴記者,專業種植合作社發揮整體優勢,正積極與中糧、中化等糧食收購企業開展項目合作,把托管農戶的糧食,統一賣給糧食收購企業。同時,根據市場行情選擇結算時間,不僅讓農戶減少了賣糧過程中繁雜的中間環節,還能從一家一戶的單打獨斗、孤軍奮戰,變成組團服務、統一賣糧,進而增加農民收入。
據了解,托管服務的全流程創新探索還不止于此。劉輝介紹說,目前,每畝土地托管的350元服務費,春耕時僅讓農民交150元,剩余200元秋后交納。但是,有些農戶仍覺有負擔。因此,合作社拓展金融服務平臺,探索與農行、建行和郵儲銀行合作,對有貸款意向的農戶,通過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平臺,采取“地押云貸”的方式,為托管農戶提供貸款,解決農民手中資金不足問題。
同時,在讓農民托管土地實現“零風險”之后,托管合作社自身經營風險如何化解,也有了創新探索。陳偉氡告訴記者,讓農戶“保底式”托管,無形中把自然災害所造成的風險,轉嫁到了合作社身上。劉輝巨農種植專業合作社正在探索新的聯合方式,不再像以往僅投保商業保險,而是充分利用國家農業種植業保險政策,在保險公司投保農業種植業成本保險,讓社會服務組織風險有“保障”。
據了解,目前,劉輝巨農種植專業合作社跨區域服務已覆蓋巴彥縣、木蘭縣、慶安縣、望奎縣、綏化市北林區等5個縣(市區)。
托管主體被托管農戶實現雙贏
托管主體盈利方式:
1.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2.賺取購銷差價。
3.賺取服務費用。
被托管農戶盈利方式:
1.土地產量收入。
2.土地租金收入。
3.入股合作社分紅收入。
4.額外打工收入。
農田集中連片 土地高效節約 蘭溪做實土地整治助力鄉村振興
4.5萬畝土地享受“免費護理” 打好秋種和環保“兩個勝仗”
深翻+有機肥 “營養套餐”為黑土地加點“料”
農業農村部答復民盟中央推進農村土地流轉經營加快鄉村振興相關提...
胡海河:從“禾下乘涼”到“土地生金” 數字技術助力實現鄉村振...
中國3億畝土地覆蓋地膜!“致富膜”變白色污染,咋消除?近百億...
河南息縣裴其勇:稻漁綜合種養 一份土地兩份收入
川糧繪制助力鄉村振興路線圖 扎緊“米袋子”還要鼓起“錢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