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 2021-12-02 10:40
廣西浦北縣生態資源稟賦突出,森林覆蓋率達到73.82%,2017年被評為“世界長壽之鄉”,2019年被評為“中國長壽之鄉”。近年來,為推動促進綠色產業發展,人民銀行浦北縣支行積極引導轄區銀行機構將信貸資源投放到綠色生態行業,助力浦北綠水青山帶來“綠色收獲”。
“幸好有浦北農商銀行的貸款扶持,幫助我提產增效,今年四會柑產量、銷量都很好,不然,我這3年的努力都打水漂了。”浦北縣龍門鎮新豐村農民劉某仁表示。近年來,像劉某仁這種從廣東打工返鄉發展種植養殖產業的農戶越來越多,而且逐漸形成了以龍門鎮為中心的四會柑種植加工區,以六垠鎮為中心的六萬山八角種植加工區,以北通鎮、白石水鎮為中心的荔枝、黃皮果種植區等,綠色有機農業在浦北不斷發展壯大,很多農戶最初的啟動資金、種植過程中的養護資金等都得到了銀行信貸資金的支持。綠色種養產業的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了積極支撐。
2021年初,人民銀行浦北縣支行經研究并多方征求意見,將金融支持壽鄉鄉村振興作為今年的創新工作,其中支持鄉村綠色產業發展作為其中的重要方面予以明確,引導轄區銀行機構將信貸資金重點投放到綠色、生態及相關產業。
浦北縣屬于山區丘陵地帶,有豐富的風力發電資源,2016年落戶浦北并開工建設的國投浦北龍門風電場項目是自治區重大項目,目前已建成投產一期、二期,總裝機容量194兆瓦,每年生產清潔電力7億千瓦時,為北部灣沿海三市第一個陸上風電項目,也是目前廣西最大的風電項目。隨著化石能源的短缺及實現“30·60”目標的要求,風能將逐漸成為重要的清潔能源。風電項目屬于典型的資本密集型,前期投資較大,回報周期較長,該項目總投資預計18億元,自身籌集資金僅3.6億元,剩余部分主要靠銀行貸款,目前農業銀行、郵儲銀行已分別投放2.82億元、4.23億元,今年繼續投放1.1億元。
結合“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相關要求,人民銀行浦北縣支行積極引導轄區銀行機構為地方實體經濟提供更多金融“活水”,助力城鄉融合發展。農發行當地分支機構積極利用其政策性銀行優勢,為浦北縣耕地提質改造(旱改水)、路網建設、增減掛鉤項目等提供11.2億元期限較長的授信支持,其中旱改水項目授信金額6億元,通過對旱地、坡地,甚至林地等進行土地復墾后,完成水源保障、灌排設施、保水過程、土壤增肥等改造,待三級驗收后,新增水田指標面積可轉換為工業用地指標,獲得實實在在的可觀收益,達到環境整治、生態優化、占補平衡、工業發展等多方共贏的局面。“沒想到這些曾經的廢棄之地能還原成這么大片的水田,畝產差不多有1000斤呢!”旱改水項目現場管護員黎鋒笑吟吟地說。
截至目前,農發行累計投放近5億元,全部改造完成后預計新增水田6735畝,占補指標市場交易價值預計可達15.15億元,有效促進了浦北縣鄉村振興的推進以及城鄉融合發展。
為深入挖掘浦北縣良好的生態潛力,助力擦亮浦北“世界長壽之鄉”“中國長壽之鄉”品牌,人行浦北縣支行黨組通過與青年理論學習小組聯學的方式,深入研究探討綠色金融的發展路徑,并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等,大力引導轄區銀行機構開發創新金融產品,為推進浦北縣成為“全域旅游示范區”積極貢獻金融力量。桂林銀行浦北支行堅持綠色發展的理念,通過供應鏈的方式推動鄉村振興與文旅項目、加工企業與脫貧農戶的互動融合,創新將工程施工企業作為供應鏈核心企業,今年提供1500萬元的授信額度,為其旗下的泥水匠提供融資支持,推動鄉村風貌改造和提升,為浦北打造康養圣地打下良好的基礎。在銀行資金的支持下,浦北成功打造出全國為數不多的有機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園區、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等,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
習近平:中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將為亞太地...
習近平:馳而不息,為全球綠色轉型作出貢獻
習近平:在經濟發展中促進綠色轉型、在綠色轉型中實現更大發展
習近平:把綠色作為疫后復蘇的底色,努力做科學應對氣候變化的領...
易家渡鎮:綠色種養循環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云南多措并舉保障糧食安全生產 目前收獲秋糧4341.5萬畝,同比增5...
村播“小火炬”為經濟發展帶來更大想象空間
四川正式啟動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 涉及24個畜牧大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