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 2022-02-04 09:47
央廣網西安11月12日消息(記者張偉 通訊員龐文淵)黨史學習教育剛一啟動,寶雞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建立全市“黨史學習周周講”平臺,開展“每周一次黨史課”活動。今年以來,寶雞全市“每周一次黨史課”已成功舉辦33場,授課人數32000余名。
精心策劃:讓黨史學習教育“活”起來
紅色資源是中國共產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證,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紅色血脈是中國共產黨政治本色的集中體現,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力量源泉。
寶雞這塊紅色沃土,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凝結而成。扶眉戰役紀念館、鳳縣革命紀念館、工合紀念館、寶天鐵路英烈紀念館、鳳縣紅光溝航天六院等豐富的紅色資源,凝聚著老一輩革命家的艱辛探索和責任擔當,沉淀著無數革命先烈的赤膽忠心和奮斗犧牲。
據寶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武勇超介紹,百年黨史里寫著共產黨人的靈魂。“每周一次黨史課”把宣講黨的一大到十九大精神作為重要內容,就是為了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穿越百年風雨,尋根溯源、心有所依、情有所歸,更好地以史為鑒,把握現在,面向未來,充分認識到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更加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同時,挖掘運用好寶雞紅色資源,將黨史上發生在寶雞的重大事件、代表人物、時代背景、歷史意義等貫穿其中,讓紅色基因薪火相傳。
為了讓黨史學習教育“活”起來,寶雞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將授課任務分解到12個縣區和市級相關部門,對授課人嚴格把關,在確定授課主題主線前提下,提前一周上報辦公室,先由辦公室對授課內容審核,面對面試講一次,提出修改意見和建議。修改完善后,再公開宣講,把黨史偉大進程、自信力量、精神信仰、實踐方法等方面,通過接地氣的“鄉音”,用“活”紅色資源、講“活”歷史故事、搞“活”教育形式,采用視頻會的形式,線上線下同步進行,做到主題鮮明、重點突出、語言生動,提高黨史學習教育針對性、實效性、感染力。
百年黨史周周講,淬火加鋼悟初心。3月中旬,隨著全市首場《中國共產黨“一大”與中共岐山支部的建立》開講,拉開“每周一次黨史課”帷幕。接著,寶雞黨史上第一次武裝起義、第一支游擊隊在麟游縣成立、紅軍長征途經寶雞播撒革命火種……黨史專家、老黨員和優秀的年輕講師紛紛登臺,全面系統地為全市黨員干部“淬火加鋼”,幫助大家深刻感悟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優良作風和偉大品格。
深學細悟:讓黨史學習教育“熱”起來
一堂堂持續不斷的精彩宣講、一場場人氣爆滿的靜耳聆聽、一處處紅色資源的切身感悟,讓全市黨員干部重溫百年黨史風云激蕩,重讀革命先烈事跡,追尋革命前輩偉大而艱辛的歷史足跡,讓黨史學習教育“熱”起來。
寶雞全市各界也紛紛組織干部群眾,前往紅色基地,開展“緬懷英烈”“守護先烈”“聽紅色故事”等系列活動,激發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的情懷。
眉縣稅務局原局長李小兵,聽完中國共產黨“十一大”解讀和扶眉戰役后,來到扶眉戰役紀念館現場學習。當他看到卷刃的大刀、簡陋的草鞋、彈孔累累的旗幟……一件件文物見證了革命先輩的赤膽忠誠與奮斗犧牲,刻錄著令人感佩、可歌可泣的革命記憶后,激動地說:“我多次來過這里,每來一次,心靈都會受到一次震撼。這次聽完黨史周周講后,再次行走在紅色紀念館里,當我再次穿越時空觸摸那個炮火紛飛的年代時,深深地明白,紅色基因來之不易,是用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凝結而成,它蘊藏著‘從哪里來’的精神密碼,標定了賡續紅色血脈,‘往哪里去’的‘航向’”。
“通過聆聽每周一節黨史課,都會讓我熱血沸騰,心靈受到洗禮。”寶雞市紀委監委干部譚鑫說,作為一名紀檢監察干部,要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常思貪欲之害、常修從政之德、常懷律己之心、常棄非分之想,不拿原則當人情,不拿權力做交易,任何時候都要穩得住心神、抗得住誘惑、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時時刻刻都要把“廉”字印在腦海,把“公”字刻在心頭,把“私”字踩在腳下,把“利”字拋在身后,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干事、清清白白為公。
學史力行:讓黨史學習教育“動”起來
重溫百年黨史,感悟初心使命。寶雞市“每周一次黨史課”,不僅僅是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更是為了汲取為民造福的初心力量,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為民謀利、為民盡責、為民辦事,讓黨史學習教育“動”起來。
麟游縣承擔組織中國共產黨“二大”到“六大”解讀和麟游起義與麟游游擊隊后,為了讓“家門口”紅色資源變為可看、可聽、可讀的“活教材”,對“麟游革命烈士紀念園”“陣亡烈士紀念碑”等11處革命舊址進行了修繕提升改造,讓黨員干部學史鑄魂、以史潤心、悟史實干、鑒史前行。縣上拍攝電教片《豐源村的紅色記憶》,制作短視頻《麟游游擊隊——麟游的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創作紀實文學《血原》,編纂的第一卷《中共麟游黨史》即將出版。
這些紅色資源凝聚起追趕超越、大干快上的強勁動力,投資400萬元的農村人居環境大整治全面啟動,為鄉村振興擦亮底色和成色;投資45.9億元的144個重點項目加力提速,為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招商引資捷報頻傳,招引26個項目36.23億元,為新型工業、現代農業注入新活力。麟游縣實踐與探索,僅是寶雞市“每周一次黨史課”的一個亮點。
“每周一次黨史課”,激發了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煥發出勃勃生機。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7.5%、增加值增長1.8%,兩年平均分別增長6.6%、4.2%;招引項目1304個,實現到位資金1266.95億元,引進總部企業104戶;引進外資11396萬美元,新增市場主體2.8萬戶。
寶雞市圍繞群眾“急難愁盼”事項,找準“我為群眾辦實事”的著力點,寶雞市教育局針對課后孩子接送難的問題,開設“四點半”課堂,根據學生特長,設置舞蹈班、合唱隊、體育隊等課后服務項目,為每一名學生找到最適合的教育園地,解除了家長的后顧之憂;市住建局聚焦提升城市品質,爭取中央財政專項資金1.68億元,加快推進241個老舊小區的提升改造,讓城市以舊貌換“民心”。
寶雞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文明說,第一階段“每周一次黨史課”為推進全市黨史學習教育精細化、常態化、制度化走深走實走心,探索了路徑、豐富了載體、積累了經驗。目前,全市學習宣講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又拉開帷幕。
寶雞市“每周一次黨史課”的持續升溫,將進一步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用如磐初心凝聚奮斗偉力,匯聚起奮勇向前的磅礴力量,接續譜寫寶雞新時代追趕超越、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用好紅色資源 推動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
陜西累計完成退耕還林還草4130.64萬畝
國有自然資源“大家底”首次亮相背后的故事
習近平:勇擔時代責任,發揮引領作用,堅定朝著構建亞太命運共同...
陜西:加快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嘉興南湖講好紅色旅游故事
《遼寧省農村生活污水資源化治理工作方案》印發
中國發布丨違法占用耕地建休閑農業觀光項目 河北一地被自然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