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網 2022-05-30 00:45
今年以來,國家推動種業振興的舉措力度空前,《種業振興行動方案》把種業企業扶優列為五大行動之一。近日,全國種業企業扶優工作推進會在北京召開。會議強調,扎實推進種業企業扶優行動,引導資源、技術、人才、資本等要素向重點優勢企業集聚,做優做強一批具備集成創新能力、適應市場需求的種業龍頭企業,打造種業振興的骨干力量,加快形成種業企業發展新格局。
種業興則農業興,一粒小小的種子涉及農業的方方面面,能否做大做強做優農業產業,種業的作用至關重要。目前我國市場對稻米品質的要求持續上升,水稻品種正開啟新一輪由高產到優質高產并重的更新換代,推動著優質稻產業提速發展。這一現象在廣東尤為突出,廣東常住人口眾多,對優質稻米的需求量巨大。據不完全統計,廣東每年進口的泰國香米在300萬噸左右。
絲苗米是廣東特色優質稻,纖細苗條、晶瑩剔透、油光靚麗、香滑可口,但傳統絲苗米品種普遍存在產量偏低、抗性不足等問題。2018年,廣東啟動優質稻戰略,大力實施廣東絲苗米振興工程,絲苗米產業發展迎來新機遇。作為市場主體,企業應如何助推廣東優質稻產業發展?11月28日,廣東鮮美水稻種業公司成立暨青香A、19香系列高端絲苗米品種推進會在廣州舉行,與會專家就此進行深入探討。
廣東省種子協會會長、廣東絲苗米產業聯盟理事長林青山建議,對標泰國香米,種業企業可依托國內稻米市場優勢、水稻品種優勢和東南亞國家的水稻生產優勢等“三個優勢”,實現國內與國外種業市場相結合、種業與米業相結合及“種”與“種”相結合等“三個結合”。
廣東鮮美董事長葉元林認為,應致力于優質香型絲苗米品種選育和技術創新,建立產業核心攻關體系。育種時應兼顧高產與優質,科學平衡“量”與“質”的問題,不能以犧牲產量為代價。
廣東鮮美水稻種業公司總經理、首席育種家江奕君表示,應進一步加強科企合作,加快優良品種的轉化應用。同時應注重解決制約優質稻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問題,“米種結合、以米帶種”,打造絲苗米全產業鏈。
推進會上,廣東鮮美水稻種業公司揭牌成立,與中國水稻所、廣東水稻所、廣東種業集團、江蘇明天種業等科研單位和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并就品種資源使用授權與多家企業簽約。來自廣東農科院、華南農業大學等單位育種、栽培、植保等領域的6位專家獲聘為專家服務團成員,將為優質稻的推廣應用保駕護航。
廣東鮮美總裁張浩表示,水稻種業板塊一直是公司布局的核心,也是未來希望與競爭力所在。廣東鮮美將發揮廣東優勢,響應廣東省委、省政府關于建設現代種子產業的重大戰略號召,創新發展,做大做強水稻種業版塊。
廣東鮮美全稱廣東鮮美種苗股份有限公司,是廣東種業新三板掛牌上市第一股,主營以優質水稻種子、大蔬菜種業及種子進出口國際貿易服務為核心的三大業務板塊。2020年,公司的商品種子銷售額居全國第四。
自2013年,廣東鮮美開始在高端絲苗米產業進行精準布局,目前科研實力顯著提升,系列突破性高端絲苗米品種如“19香”“青香優19香”“青香優033”等開始在生產上表現出強勁優勢。
其中,“19香”在多省多地試種表現突出,2020年在廣東興寧的百畝連片種植,創下早晚雙季畝產共1300.12公斤的新紀錄,標志著廣東優質香稻進入高產時代。高端不育系“青香A”兼具泰國茉莉香稻和廣東傳統絲苗香稻的遺傳背景,抗性好、豐產性佳,目前已選配出一系列高產優質品種。
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林綠,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楊少海,廣東中科科創創業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CEO謝勇等出席推進會。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溫福、胡培松發來視頻賀詞,中國水稻研究所發來賀信。推進會后還舉行了優質稻品鑒與青香優制種生產技術研討會。
作者:粵農軒
國內水產專家助推萊州現代漁業園區建設
廣東擬建立征地補償費用預存制度
顧幸偉到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惠州大亞灣基地調研海洋漁業工作
廣東省梅州梅縣:發展綠色水產 助力鄉村振興
建設高標準農田 助推鄉村振興
寧夏:村集體產業發展促進共同富裕
平和縣大溪鎮: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助推鄉村振興
農業農村部:打造種業振興的骨干力量 加快形成種業企業發展新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