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7 09:10
建制村100%通硬化路、100%通客車,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70%,生活垃圾收運處理自然村比例超過90%。這些枯燥的數字后面是咱農民朋友的切身感受:路更加平整寬敞了,進城更加方便快捷了,廁所更加干凈明亮了,亂堆亂放的垃圾再也沒了蹤影。
今天(12月6日),國務院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總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解讀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為五年甚至更長時期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規劃時間表和路線圖。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是農民群眾的深切期盼。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2020年底,三年行動方案目標任務全面完成,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農村長期存在的臟亂差局面得到扭轉,村莊環境基本實現干凈整潔有序,農民群眾環境衛生觀念發生可喜變化,生活質量普遍提高,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有力支撐。
為接續推進新發展階段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近日,中辦、國辦印發了《行動方案》,這是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的有力抓手。新一輪《行動方案》主要有三方面變化。
第一,在總體目標上,從推動村莊環境干凈整潔向美麗宜居升級。著眼于到2035年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使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堅持因地制宜、科學引導,堅持數量服從質量、進度服從實效、求好不求快,堅持為農民而建,著力打造農民群眾宜居宜業的美麗家園。
第二,在重點任務上,從全面推開向整體提升邁進。以農村廁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整治提升、長效管護機制建立健全為重點,鞏固拓展三年行動成果,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推動全國農村人居環境從基本達標邁向提質升級。
第三,在保障措施上,從探索建立機制向促進長治長效深化。更加突出機制建設,強調完善以質量實效為導向、以農民滿意為標準的工作推進機制,構建系統化、規范化、長效化的政策制度,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水平。
咱農民是鄉村的主人,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中,農民群眾不僅是受益者,更是重要的參與者、建設者、監督者。農民朋友要樹立“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從我做起,以實際行動帶動轉變觀念、改變習慣。村里也可以將環境衛生等要求納入村規民約,對破壞人居環境行為加強批評教育和約束管理,也可以通過深入開展美麗庭院評選、環境衛生“紅黑榜”、積分兌換等活動,引導培育村民維護村莊環境衛生的主人翁意識。
相信通過政策支持和組織保障,持續發力、久久為功,農村人居環境會不斷得到改善和提升,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美麗中國提供有力支撐。
農業農村部離退休老同志熱議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國新辦舉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新聞發布會
農業農村部公告第490號
國家發改委:確保到2025年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機制基本建立
住建部:將積極探索小型化、分散化模式 解決偏遠地區農村垃圾處...
酒泉市瓜州縣: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筑牢鄉村振興基石
強力推進耕地項目整改工作 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制度
瓜州: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促進農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