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市農業農村局 2022-11-25 17:36
上猶縣寺下鎮素有水稻制種的傳統,在20世紀90年代初是縣內雜交種子繁育基地,農民從中獲得了較大的收益。今年6月份,寺下鎮挖掘傳統水稻制種優勢,依托良好生態資源,引進福建省建寧縣親和種子專業合作社,通過“合作社+村集體/農戶”的模式發展水稻制種880畝,合作社與村集體和農戶簽訂合同,提供稻種、農藥、化肥,定期派技術人員察看農作物長勢,根據當地氣候、土壤情況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并定期對農戶進行技術培訓,所產種子全部由合作社保底價統購統銷,解決銷路問題。
為推動水稻制種產業發展,寺下鎮把此項工作納入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清單,鎮村干部深入田間地頭,幫助解決種植、灌溉、收割等各類問題。在楊梅村坑子口,群眾反映水稻制種沒有地方晾曬,鎮村干部積極協調,把附近的一處荒地改建成曬坪,不僅解決晾曬問題,還變成周邊群眾室外活動的好場所,得到了群眾一致好評。
目前,寺下鎮村集體和農戶發展水稻制種的積極性很好,已經和福建省建寧縣親和種子專業合作社繼續達成協議,明年發展水稻制種1500畝,將有力地促進了村集體和農戶雙增收,水稻制種為寺下播下了“致富種”,讓寺下人民在振興路上越走越有奔頭。
今年以來,寺下鎮堅持黨建統領,圍繞“全力打造鄉村振興特色發展試驗區寺下樣板”,把產業振興作為重中之重來抓,確定了“四個千”發展目標(即:千畝制種、千畝茶葉、千畝油茶、千頭肉牛),做好“四篇文章”(即:田上、棚上、山上、網上),實現農業有奔頭、“農民”有吸引力、農村安居樂業、組織有活力,努力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
江蘇:泰州市姜堰區“田園英才”領跑鄉村振興路
新寵!壽光這個村靠種植它,走上致富路
打造低碳型旅游景點 不斷拓寬致富路徑
致富不忘報桑梓 返鄉創業助脫貧
七里河區黃峪鎮尖山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石培發——打造低碳...
踐行“四力” 美麗鄉村鹽阜行(51)“仙草”石斛托起鄉親致富夢...
廣東韶關乳源:海拔650米之上“鱘”得致富路
玫瑰花開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