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 2022-11-17 13:21
此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是在十九屆六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后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也是在“十四五”取得良好開局、鄉村振興全面推進時召開的一次關鍵會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從全局和戰略高度深刻闡明了新發展階段做好三農工作的重大戰略意義和總體要求,為做好明年及今后一個時期三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真抓實干做好明年三農工作。
重農固本,本固邦寧。今年,我們克服多重困難挑戰,農業農村發展實現穩中有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邁出新步伐,對開新局、應變局、穩大局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與此同時,應該清醒地看到,國際競爭加劇與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碰頭,疫情局部反彈與極端天氣多發頻發疊加,給經濟社會大局穩定帶來不少風險隱患。復雜嚴峻的內外部發展環境中,我們還將與很多困難挑戰面對面、硬碰硬。應挑戰、求發展、尋機遇,需要拿出過硬的舉措,穩住三農“壓艙石”,以國內穩產保供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以守穩三農底線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和挑戰。

守穩底線,先要知道底線在哪。什么是底線?就是不能突破、不容有失、一失萬無的事情。明確底線任務,首先要學深學透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同時緊緊圍繞國家戰略需要做好統籌謀劃。要守穩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掌握好糧食安全的政治經濟學,以較真碰硬的舉措,真正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真金白銀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要以“長牙齒”的硬措施守穩18億畝耕地紅線,發揮督查考核的指揮棒作用,壓實耕地保護責任,嚴格耕地用途管制,切實加強耕地保護建設。要切實守穩脫貧攻堅的歷史成果,保持對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的政策不脫節、幫扶不脫鉤,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要扎實守穩農村社會的和諧穩定,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完善鄉村治理,以鄉村穩為國家穩和大局穩夯實根基。
守穩底線,關鍵在落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一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密集出臺了一批利好政策,鄉村振興搭建起了“四梁八柱”。好政策好機制,需要落到實處,才能見到實效。明年將召開黨的二十大,全面現代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也將進入施工大干的關鍵之年,更需要實打實的行動。我們必須迎難而上、踏實苦干,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攔路虎”,改進工作作風,全力抓好抓穩三農工作。
要突出一個“實”字,一切從實際出發,將頂層設計和地方實際有機結合,不能“一套辦法打天下”;多干民生實事,把精力放在解決農民所想所急所愁所盼的問題上,杜絕沒人看、沒人用的形象工程和表面文章。要抓住一個“穩”字,意識到三農“慢變量”的特點,對農民進城、鄉村建設等問題保持歷史耐心,把握好時度效,穩扎穩打推進鄉村振興,確保辦一件成一件、辦一件農民滿意一件。要做到一個“進”字,三農是個“慢變量”,但如果躺平歇腳,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就只能是理念上的“海市蜃樓”、口號里的“空中樓閣”,只有政府積極作為,同時發動農民主動參與,真刀真槍地干起來,鄉村面貌才能一點一點改變,三農工作才能一年一年進步,農業農村也才能跟上國家全面現代化的步伐。最根本的,是要加強和改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把五級書記抓振興落到實處,讓鄉村振興真正成為“一把手工程”。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我們一定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好會議部署要求,學習論述明底線,改進作風抓落實,堅決高質量完成明年三農工作各項重要任務,奮力開創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局面,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糧食年年有余之后,專家:嚴守耕地紅線和永久基本農田紅線
穩農業基本盤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部署14億人“飯碗”大事
穩住農業基本盤 做好“三農”工作——從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看2022...
我國基本建立覆蓋全國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
歷時近四十年 我國首個溫室氣體觀測網基本建成
陵水基本蔬菜、綜合食品價格降幅居全省首位
數讀《決議》 | 七個部分,速覽《決議》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內容
七個部分,速覽《決議》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