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新聞網 2021-12-30 14:49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是時代語境下的堅定目標。
今年,秉承“創意文旅全產業鏈集成服務商”的企業定位,拈花灣文旅順勢而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立足中國傳統文化,以當代審美與科技全新演繹深厚獨特的東方底蘊,打造出一個個滿足大眾精神文化需求的文旅目的地。
這一年,拈花灣文旅輕重并舉,重資產項目運營在復雜的外部環境中砥礪前行,拈花灣·金陵小城開園即網紅,芝罘仙境·朝陽街開街即火爆,拈花灣·禪意小鎮、靈山勝境、尼山圣境、興漢勝境等在運營景區不斷推陳出新;輕資產模式輸出成果斐然,大拈花灣、伊犁、溧水、淄博、臺州等一大批文旅目的地開發項目正在進行中。
構建文化體驗場 多元沉浸點亮夜經濟
在對文旅目的地的打造中,拈花灣文旅始終以多維場景構建與游客共鳴、與城市共振的當代文化體驗場,2021年通過打造更為多元的夜游體驗,滿足了人們多樣化、多層次的夜間消費需求。拈花灣·禪意小鎮和尼山圣境兩大景區雙雙入選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第一批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名單,芝罘仙境入選山東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名單。
在對文旅目的地的運營中,拈花灣文旅已經形成了一系列常態化、特色化的夜游文化體驗活動。今年,拈花灣·禪意小鎮全新推出的大型水上行浸式夜航演藝《空靈之境》,以禪意為魂、以水景為媒、以科技為引,打造水、陸、空三維場景,重構無垢無凈禪境山水,達成演藝閉環體驗。尼山圣境夜游季2021年繼續發力,以尼山圣秀等豐富夜游體驗受到游客熱捧。
同樣由拈花灣文旅設計運營的金陵小城,以根植于金陵文化的場景風格設計、沉浸式的環境營造、獨創的“金陵藍”色彩搭配相融合,輔以前沿科技的聲光效果,打造出風雅浪漫的夜游體驗,成功入選全國首批20家SIT超級沉浸旅游項目名單。
重塑傳統文化符號 創新文創IP表達
深耕文旅產品運營近30年,拈花灣文旅從未停止自身對于文創產品開發的思考,通過開發特色精品文創產品,將獨特的文化魅力凝聚成符號,在與時俱進中,不斷突破與超越。
拈花灣文旅對傳統文化進行時尚化、藝術化和生活化的再創造,以“禪文化”為設計IP,衍生出造型Q萌、寓意美好的微笑禪者,基于此理念設計了微笑禪者的IP形象。2021中國旅游商品大賽頒獎典禮上,由此IP所衍生、融合香文化與星座文化的“微笑禪者十二星座香囊”,從三千余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大賽金獎。
在微笑禪者IP下,拈花灣文旅同樣打造了諸多藝術性與實用性有機統一、適應現代生活需求的文創產品,諸如微笑禪者泥人、福包等,展現出了多元的創新能力。同時,將文創IP開發與旅游產業進行充分結合,打造特色景觀、創作演藝項目、豐富旅游線路體驗,為游客帶來沉浸式IP體驗。
打造最佳會獎目的地 尊致體驗盛會不斷
獨特的文化體驗、多元的會議場地、專業的會獎服務團隊,使得拈花灣文旅旗下各景區深受方青睞,成為品牌推廣、高峰論壇的首選之地。
拈花灣·禪意小鎮自開幕以來承辦了超5000場會獎活動,涉及金融、保險、汽車、房地產、時尚、影視、食品等各個領域及行業,榮獲2020-2021年度中外會展金五星“最佳會展目的地”、2021年度中國會展產業影響力大獎“中國最佳會獎目的地”;定位于世界級文化MICE目的地的尼山講堂,以其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鮮明的時代特色,成為眾多會議以及活動的官方指定舉辦地,9月下旬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再次成功召開;位于祖國西部腹地的興漢勝境,已經成為西部高端會獎旅游新地標。
智慧科技賦能文旅 斬獲行業專業獎項
拈花灣文旅正積極以智慧賦能文旅,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旅游+文化+科技”融合,打造數字文旅新業態,構建新型文旅生態圈,引領文旅行業數字化改革浪潮。
拈花灣文旅基于近30年的智慧化積累與創新,突破性地打造了“拈花智慧文旅云”,用“文旅+云”的全新運營格局,將人文內核、服務價值同文旅體驗進行融合,通過數字賦能、高科技管控,為游客創造出更便捷舒心的旅游體驗,推動企業乃至整個產業鏈效率的不斷提升和效益的不斷增長。
拈花智慧文旅云的物化成果已經得到了行業和市場的認可。2021年4月,拈花灣·禪意小鎮榮獲“智慧景區TOP10”、“優秀智慧景區”兩項大獎。9月,旗下無錫拈花云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講好中國故事 打造世界旅游標桿
回顧2021,拈花灣文旅不斷突破“文旅”邊際,以“大康養”、“大智慧”、“大娛樂”、“大教育”等賦能文旅,布局“文旅+”衍生品牌,引領文旅行業發展,打造了一個又一個經典項目,獲得了政府、行業、消費者的一致認可。
展望2022,拈花灣文旅將繼續探索創新文旅融合之路,繼承中國文脈,表達當代精神,講好中華文化故事,打造世界旅游標桿,將更多優秀傳統文化轉化為深受當下旅游者喜愛的產品和服務,創造屬于中國人的美好生活。
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暖心計劃-情益農農” 助農公益項目正式啟航
柬埔寨將根據新配額向中國出口成品米
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022中國經濟怎么干?專家解讀“穩”字當頭
中國農業科技強國實現度達到62%
2022年,中國經濟仍將“風景這邊獨好”
這一年,保障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中國通道”很忙
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強調 不斷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 團結帶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