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2022-01-25 15:30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吳慧 王瑩)數字化轉型,為智慧城市建設增光添彩。近年來,農行鹽城分行積極植入“互聯網+”思維,踐行普惠金融理念,通過打造智慧校園、智慧工廠、智慧社區等多個便民支付場景,讓百姓生活更加便利。截至2021年末,該行已建設智慧場景818個,比當年年初凈增481個。
智慧校園,促進家校互通
智慧校園場景中,家長只要掃一掃二維碼,就能給孩子繳費。
在響水某校,該校財會人員介紹說,該校推廣應用了農行掌銀App“家校通”后,極大地提升了工作效能。
校園管理流程復雜、場景龐雜、需求多樣,基于這些特點,教育行業信息化普及難度較高。對此,農行響水支行依托農行掌銀App,主動對接當地教育局,針對打造智慧校園的建設標準和推進要求,以數字化轉型為重點,著力從掌銀拓戶、生態打造、智慧場景和專業團隊建設等方面發力,助力當地教育部門推進智慧校園場景建設。該縣某校與農行智慧校園項目深度合作后,強化了家校互通,聚焦校園管理的重要環節,將家校溝通、門禁安保、電子班牌、數據大屏、學情分析等納入平臺,軟件與硬件相結合,助力校園實施智慧化管理。
電商平臺,普惠農資客戶
“以前一到旺季,訂單多,忙不過來,還經常出錯。現在有了農行掌銀App,再多的訂單都能一目了然,只要根據掌銀里的信息發貨就行,不會出錯,減輕了工作負擔,別提有多方便了。”東臺市農業生產資料公司劉經理提起農行掌銀App就贊不絕口。
該公司是供銷系統為數不多的農資經營公司。為推進信息化管理,精準服務好該公司下游客戶,農行東臺支行積極主動與該公司溝通平臺改造建設方案,以該公司原有三方平臺為基礎,對接開發農行ERP電商平臺,實現線上下單、審核、付款(自有和貸款)、配送、退貨等流程,滿足其個性化需求。“東臺農資”電商專用平臺上線運行后,農資下游經銷商和種植大戶需要通過登錄農行掌銀App城市專區“東臺農資”線上下單,該公司即可進行線上核準并在48小時內配送上門,形成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新場景。目前,“東臺農資”已入駐客戶110余戶。
便利民生,創享美好生活
現在,在阜寧縣人民醫院,以往排長隊掛號的現象得以緩減。原來,該院使用了農行掌銀App“銀醫通”系統,可通過網上掛號預約、買藥和繳費,極大地方便了病患者就醫。
近年來,該院結合實際需求,著力開展信息化改造,建立信息化平臺。農行阜寧支行依托農行金融科技優勢,與該院合作信息化平臺項目。該項目通過對信息系統流程改造,運用新技術、新模式,為患者提供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為醫護人員提供標準化的業務服務流程,并為醫院運營管理提供良好的技術保障。
農行鹽城分行還主動介入智慧社區項目,與公安等部門合作,對智慧社區綜合服務站項目升級改造,利用各種智能技術和方式,整合社區現有的各類服務資源,為社區群眾提供一站式政務、娛樂及生活互助等方面的便捷服務,并推出半價電瓶車充電、優惠購等各類惠民服務。目前,已入駐11個社區。
助企發展,推進智慧管理
聯鑫鋼鐵公司是大豐區最大的規上企業,年銷售額160億元,員工數量達5000人。這么大的企業,如何進行智慧化管理,農行大豐支行給出了答案。
去年,該行獲悉該公司有智慧廠區建設的需求后,立即抽調15名業務骨干,組建營銷團隊,輪流機動作業,連續進駐廠區2個多月,累計新增發卡和激活掌銀5148戶,新增貸記卡1127張、私人銀行客戶3戶。通過智慧廠區項目建設,助力該公司實現走遍聯鑫“一卡通”、金融支付“一碼通”、線上線下“一賬通”、身份識別“一臉通”、綜合出入“一證通”等,幫助該公司初步實現了管理的智能化、節約化和便利化,為推動企業發展貢獻了農行智慧與農行力量。
“一鍵游渝中”智慧文旅平臺上線
騰訊攜手瑞士國家鐵路局上線微信小程序,打造跨境智慧旅游標桿
“文化+科技” 智慧“游陜西”
廣州中山紀念堂是怎樣借鑒傳統建筑智慧的?
數字化智慧景區建成 線上逛昆明海埂公園
廣西信產推出“暢游八桂”智慧文旅品牌
古人“玩具”展亮相上海 考驗今人智慧
智慧農業促農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