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5 10:49
增值肥料來助力碳中和、碳達峰啦!
要說2021年最火的關鍵詞,“碳中和”、“碳達峰”一定能排到前幾名。

“碳中和“是一個節能減排術語,是指測算企業、團體或個人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碳達峰是指我國承諾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
據統計,農業種、養殖占碳排放總量的19%,其中包括化肥的生產與施用。2010年,化肥領域排放的溫室氣體約為13億噸。
化肥為什么會產生如此巨大的碳排放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化肥中含有元素——氮。
化肥,是糧食的“糧食”,包含氮、磷、鉀等能夠幫助農作物生長的元素。尤其是氮元素,在一定的范圍內,氮含量越高,光合速度越快,而植物正是靠著光合作用將陽光轉化成能量的。因此只要能夠獲得氮,光合作用旺盛,植物就會繼續增長。試驗表明,施用氮肥甚至可以讓玉米長到3米多高,并能夠大幅度增加玉米的產量。

但問題是,土壤中合成化肥所含的大部分氮不會被植物吸收。根據實驗,施用到農田的氮肥中,能夠被農作物吸收的不足一半,剩余部分要么進入地下水或地表水中造成污染,要么以一氧化二氮的形式逃匿到空氣中。
一氧化二氮造成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65倍!
正是因為化肥中氮元素的利用率差,導致農民種地時施用超量的化肥,從而造成嚴重的碳排放。
對于一氧化二氮,目前全世界還沒有相應的碳捕獲技術。從技術層面上來講,為了完成碳中和、碳達峰的目標,我們需要讓農作物以更高效的方式吸收氮。
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歐美等發達國家致力于開發綠色高效化肥產品,但高效率、大產能、低成本綠色升級技術一直未取得重大突破,全球綠色高效化肥占比仍不足10%。
說到這兒,咱們中國科學家可就驕傲地挺起胸脯了。
歷時20年攻關,中國科學家在大宗化肥全面綠色增效方面取得了系統性的重大突破,在2017年生產發明了一種新型綠色高效化肥—增值肥料。增值肥料就是通過添加生物活性物質類的氮肥料增效載體,比如腐植酸、海藻酸、氨基酸等,對傳統化肥進行了改性增效的化肥。由于添加了增效載體,增值肥料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5-10個百分點以上。
2021年11月19日,由農業農村部新型肥料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趙秉強及其團隊研發的這項“化肥綠色增值技術”,成功入選2021中國農業農村重大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十大新技術。

目前,增值肥料在我國大宗化肥生產企業技術應用覆蓋率超過80%,年產量超過2000萬噸,應用面積每年超過5億畝,作物增產100億公斤,農民增收超過200億元,成為全球發展最快和產量最大的綠色高效肥料類型。趙秉強研究員接受采訪時表示,增值肥料通過增效實現了化肥的減施,本身就是減排,相信增值肥料為我國未來的碳中和碳達峰會做出重要的貢獻。
“增值肥料”
增值肥料是繼緩控釋肥料、穩定性肥料、脲醛類肥料之后,我國發明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綠色高效肥料產品類型.增值肥料是純粹的中國發明、中國制造,為世界大宗化肥產品綠色轉型升級提供了中國樣板。

迎冬奧:“中國元素”閃耀
冬奧會主媒體中心處處洋溢中國風
辭舊迎新,五福臨門,首屆中國鄉村振興春節聯歡晚會圓滿結束!
農業農村部就《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產品無害化處理管理辦法(征求...
激揚冰雪文化“中國風”
春節:從“中國時間”到“世界時刻”
德媒:中國正在成為世界牛肉市場的全球玩家
俄羅斯對中國的海產品出口銳減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