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 2022-11-24 19:19
“感謝黨委、政府為我們村提供了一個發展集體經濟的共贏平臺,讓更多像我們這樣的一般村富起來!”近日,在浙江嘉善縣羅星街道舉行的“強村計劃·飛地抱團”項目分紅儀式上,鑫鋒村黨委書記陳惠雪拿著170萬元的分紅支票說。
從2008年開始,浙江嘉善已連續13年實施“強村計劃”,并創新了以“縣域統籌、跨村發展、股份經營、保底分紅”為主的“飛地抱團”強村模式,推動村均集體經濟經常性收入超過400萬元。羅星街道精密機械創業園就是其中一個優質“抱團”項目,自實施以來,已經連續第四年進行了分紅,累計給當地33個抱團村帶來了將近5000萬元的收益,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鑫鋒村原是羅星街道所轄的一個純農業村,缺乏集體經濟增長的后勁,直到2017年,村里以“飛地抱團”為契機,抱團投資入股了羅星街道精密機械產業園,由專業團隊負責招商和運營,村里每年可獲得170萬元固定收益。“這筆分紅大大增加了我們村的集體經濟收入,也為我們村民致富提供了路徑。”陳惠雪說,村集體經濟發展也帶動了村民富裕,現在村里有錢了,就通過農房集聚、整合資源,重點打造長三角(羅星)數字音樂村項目,串聯村里各景觀節點,打造音樂文化綜合農文旅體驗,帶動村民參與鄉村旅游、民宿經營等,既增加了就業崗位,也提供了更多的創業機會。
近年來,嘉善縣大力探索黨建引領共同富裕十項工程,圍繞共富鑄魂、共富提質等十個方面,通過深化“飛地抱團”模式、打造黨群致富聯合體等具體舉措,力爭到2025年,全縣村均集體經濟經常性收入超過500萬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萬元。
Blue Aqua公司計劃生產養殖虹鱒滿足市場需求
十部門印發《數字鄉村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
浙江紹興:小年拉起烏大網 康家湖人歡魚躍
做大“蛋糕” 擦亮“成色”——看浙江諸暨鄉村產業如何邁向高質...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教育部等部門“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
陜西省實施水產養殖用投入品使用白名單制度
榆樹市糧食產量連續18年位居全國縣(市)第一
長江禁捕退捕工作專班部署2022年長江十年禁漁專項執法行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