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熱帶農業(yè)科學院 2022-08-22 19:33
中國援外農業(yè)專家的新年心愿:疫情過去老百姓恢復正常生活
“這是我在剛果(布)連續(xù)度過的第三個春節(jié)。”當地時間1月31日下午,中國熱帶農業(yè)科學院(下稱熱科院)專家、中國援剛果(布)農業(yè)技術示范中心基地部主任黃小明在剛果(布)和記者視頻通話。畫面里,他和當地的政府官員、農戶以及其他中國農業(yè)專家聚餐小酌,同賀春節(jié)。
黃小明說,原本在剛果(布)的任務時間是1年。受疫情影響,他已經連續(xù)工作30個月了。黃小明在異國他鄉(xiāng)的住所貼上福字,營造年味。餐桌上的新春團圓飯有海鮮、雞肉、羊肉、熱帶水果,“融合了中餐和當地餐飲的烹飪方式,很豐盛。”
同日,在中國的山西,30歲的張照華和家人一起團聚。2019年5月,張照華被熱科院派往密克羅尼西亞開展農業(yè)技術指導,在波納佩建設椰子種植示范園。原本5個月的派遣任務被延至1年,后趕上疫情在全球暴發(fā),他一共在密克羅尼西亞待了2年7個月,才于2021年12月回到祖國。
張照華通過電話告訴記者,除夕夜,他和家人一起貼春聯,包餃子,祭祖,看春晚,年夜飯里有他在國外心念許久的蒜香莜面。他還向駐密克羅尼西亞使館的工作人員,中國農業(yè)專家致信,祝賀新春快樂。
熱科院是中國唯一專門從事熱帶農業(yè)科學研究、成果轉化、人才培養(yǎng)和國際合作的國家級科研機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派遣農業(yè)專家到發(fā)展中國家開展農業(yè)技術援助,幫助發(fā)展熱帶農業(yè)。
熱科院國際合作處處長劉奎表示,在疫情之前,熱科院每年都會派出專家開展對外農業(yè)技術援助,在疫情期間,仍然有專家堅守境外的崗位,他們克服艱苦條件,為促進合作國減饑減貧和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過年前幾日,黃小明一直忙著執(zhí)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yè)組織委托的“木薯栽培與病蟲害防治技術培訓”項目。“雨季的鄉(xiāng)村道路泥濘難行,個別村還無法通車,示范點多且分散,本次‘示范’耗時兩周才完成。”
黃小明坦言,剛果(布)的疫情仍然嚴重,疫情給他們的工作生活帶來很多困難。示范生產所需農資更加短缺,示范成本增加,生活物資的采購不方便且物價上漲。
盡管感受到越來越大的心理壓力,但“心里最高興的事,是能夠在這里為中剛農業(yè)交流合作、為中剛民間文化交流做點事情。”黃小明說,當得知當地農戶采用他教授的種植技術而受益時,他感到很高興。
“很多農戶對項目組非常感激,有個學員送兩只大公雞給我們表示感謝,還有一個學員,每次去到他的村里,都要請我們喝酒。”在黃小明看來,這些暖心的小事都給他帶來了成就感,點亮了艱苦的援外生活。
談到新年愿望。張照華說:“希望疫情盡早結束,航班開通。希望項目順利往下推進,幫助密克羅尼西亞的人民提升農業(yè)技術。希望他們的熱帶農產品可以賣出去,改善他們的生活。”
黃小明的愿望和張照華的頗為相似。“希望全世界的疫情盡快過去,讓全世界老百姓,特別是非洲老百姓盡快恢復正常生活。”
海外網友盛贊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盡顯中國式浪漫和人類情懷
以冬奧會為契機講好中國故事
冬奧喜逢中國年 “冰雪運動”成虎年春節(jié)新風尚
激蕩五洲四海的時代強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
錯峰有序、防疫有力,暢通“最后一公里”——春運返程交通運輸疫...
直擊冬奧丨短道混合接力中國隊奪金 武大靖:謝謝大家沒有放棄我
四海笙歌響,萬家燈火明——在年俗里看見鄉(xiāng)土中國
傳遞奧運精神 展現中國形象——北京冬奧會火炬接力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