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8 07:04
價值觀、道德觀迷茫錯亂以至于親人反目、失去敬畏,“拜金主義”現象流行……這是時下一些農村偶爾會出現的現象,如何看待這些問題呢?
其實,道德失范、發展失序等問題并不是鄉村獨有,也不是普遍現象。一些地方出現親人反目、失去敬畏等問題,這是舊的社會秩序被沖擊、新的社會秩序尚未完全建立過程中社會失范的典型表現,也反映出了農村亟須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構建更為有效的鄉村社會治理體系。“拜金主義”思想的出現,并不是鄉村特有的現象。農民在市場競爭中賺取金錢的同時也推動著社會生產力的進步,這是鄉村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但異化為不顧法律和道義追求金錢,需要引起重視,加以引導和教育,違法的還要及時懲處。
現代化的結果是美好的,但現代化的過程是不那么美好的。一個社會原有的特質與現代化的要求距離越遠,其轉型的階段就越是漫長和痛苦。對于中國這樣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而言,要在“瓦解傳統”的基礎上“重塑現代”,無疑是一場脫胎換骨的轉換。
一面是鄉村熟人社會的解體,城鄉人口流動加劇,村莊內共同利益弱化,傳統鄉村治理秩序紐帶斷裂,另一面,新的秩序和治理方式尚未有效建立,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突出難題。當前鄉村的一些地方也確實存在傳統文化消亡、道德規范失序等問題。但這些問題絕非鄉村所獨有,而且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恰恰是“城市病”和“工業病”在鄉村的蔓延,需要從城鎮化與工業化發展的脈絡中尋找解題思路。
例如傳統文化的消亡,這是轉型社會面臨的普遍問題,而在鄉村表現尤為明顯。在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過程中,有些傳統習俗禮俗消失,有些傳統節日慶祝方式發生改變,有些傳統文化活動因為人口結構、生產生活方式和人們審美取向變化難以開展,城鄉同此涼熱。只是城市人口密集,有著較大的文化消費市場,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可供選擇,淡化了這種印記;而農村人口稀疏,文化活動市場狹小,加上公共文化建設相對不足,文化活動特別是集體性文化活動缺乏,傳統文化的消失就顯得特別突出。
正是在這種文化活動匱乏的狀況下,一些地區農民回鄉后用打麻將、打撲克的方式開展交流、聯絡感情、娛樂放松。與看電視相比,這是一種集體的休閑方式、有效的社交媒介。當然,對于個別聚眾賭博違法犯罪的則要嚴厲查處。至于年輕人癡迷玩手機看微信問題,是因為手機承擔了信息服務、感情溝通、娛樂休閑等多種功能,科技改變了生活,也便利了生活。
揚棄傳統鄉土社會秩序是必然經歷的撕裂過程。當前,我國鄉土社會的治理結構、運行規則與社會秩序正在經歷深刻的演化與重塑,維系鄉土社會秩序的宗族禮法、血緣地緣、傳統倫理經過轉化提升,將會融入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和契約精神等現代理念中。這個過程并不都是輕松愉悅的,難免會出現失范和失序問題。對此我們要辯證地看待,既不能熟視無睹,任由一些瘡疤潰爛,侵蝕肌體;也不要過分夸大、人為渲染,把個體問題上升為全局問題,把正常的情況異化為本質矛盾,這不僅是對鄉村的“污名”,還容易導致我們失去了堅定鄉村發展的耐心和本心。
貴州貴定:油菜添動力 農旅結合賦能鄉村振興
強化黨建引領 賦能鄉村振興
創新“三農”服務 助推鄉村振興
寧夏:接續助力鄉村振興 稅務人續寫“山海情”
鄉村振興看巴南|蓮花街道中壩島上演最美春耕圖
福建省龍巖市上杭:開展綠色水產養殖 助推鄉村振興
中頤幸福成立慈善基金 助力重慶鄉村振興
葉縣:“內外兼修”抓整治 點亮鄉村振興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