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報 2022-09-19 09:50
從2021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的數據來看,主要有如下亮點:
一是進出口較快增長,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391009億元,比上年增長21.4%,對世界經濟的拉動作用十分顯著。2021年,我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預計達到25%左右,我國國際影響力將進一步上升。
二是創新能力提高,工業制造業較快增長。2021年1-11月份,41個工業大類行業營業收入同比都是增長的,增長面達100%;31個行業利潤同比增長,增長面超過80%。2021年,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比上年增長14.2%,增速比上年加快4個百分點,延續了“十三五”以來兩位數以上的增長態勢;研發經費支出與GDP之比達到2.44%,比上年提高0.03個百分點。2021年,全部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6%,高于GDP增長1.5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增加值增長9.8%,高于全部工業增長0.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2.9%,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長3.3個百分點。
三是“三新產業”(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和數字經濟實現快速增長。2021年,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8.2%,快于規模以上工業8.6個百分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12.0%,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24.5%。服務業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17.2%。數字經濟,尤其是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成為我國服務業的重要推動力。
四是高技術產業投資態勢良好。2021年高技術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17.1%,兩年平均增長13.8%,比全部投資快9.9個百分點。制造業技改投資比上年增長13.6%,持續高于制造業投資增速。
展望2022年,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有利條件沒有變,新的經濟增長點將不斷涌現。需要重點關注以下問題:
一是關注投資,關注房地產。2021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44547億元,比上年增長4.9%;兩年平均增長3.9%。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0.4%,制造業投資增長13.5%,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4.4%。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79433萬平方米,增長1.9%;商品房銷售額181930億元,增長4.8%。2021年我國房地產市場依然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房地產增長對經濟增長總體上起到的拉動作用有限。2021年,房地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2%,拉動整體經濟增長0.4個百分點;建筑業增加值增長2.1%,拉動整體經濟增長0.2個百分點。2022年初,部分省份(如四川、河南)已推出相應的穩增長政策,同時隨著房地產長效機制不斷完善,因城施策效果不斷顯現,2022年我國房地產市場有望保持總體平穩運行。
二是繼續關注“三新”經濟,關注數字經濟。國務院近期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這是我國數字經濟領域首部國家級專項規劃,數字經濟頂層設計持續完善。在2021年的基礎上,繼續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繼續推動科技發展,通過數字經濟和科技發展來實現產業結構優化,締造新業態、新產品、新商業模式的產生。
三是關注疫情,關注進出口。當前全球疫情尚未結束,對全球經濟復蘇步伐還將帶來持續的影響。另外由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勢較為強勁,國際海運費上漲,再疊加2021年外貿基數較高的因素,也讓2022年外貿運行面臨不小壓力。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經貿大學副校長)
2022年兩會看點前瞻:新征程傳遞哪些發展新信號?
這些詞串起一條昂揚曲線——歷年兩會經濟熱詞折射中國發展軌跡
關注“三農” 關注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
寧夏石嘴山市2022年春播生產現場會在惠農區召開
甘肅涇川縣舉辦2022年農機購置補貼暨報廢更新政策培訓會
江蘇省開展2022年農機購置補貼產品企業自主投檔工作
河北圍場發展民宿經濟 打造鄉村振興“聚寶盆”
河南省2021-2023年農機購置補貼機具種類范圍(2022修訂)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