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報 2022-07-06 18:30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鄉村產業的根基是農業,要拓展農業多種功能,促進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林果業是一些民族地區的特色支柱產業,各地結合自然資源條件,建設了林果業休閑觀光、文化體驗、生態旅游等項目。下一步,要推動林果業多種功能開發、多種價值實現,促進鄉村經濟、社會建設、生態保護協同發展。
加大宣傳力度,提升社會各界對林果業多種功能的認識水平。一是廣泛宣傳林果業文化。包括林果業文化在內的農業文化,是我國農業的寶貴財富。要面向各族干部群眾深入開展林果業文化宣傳,注重傳統空間規劃,將傳統耕作方式與現代種植方法相結合,深度參與林果業多種功能供給,積極探索林果業可持續發展道路。要結合林果業休閑觀光項目,通過勞作體驗、互動參與等方式,面向游客開展林果業文化宣傳。同時,將林果業生產與各級各類學校實踐教育活動相結合,在傳承林果業文化的同時,融入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教育。二是廣泛宣傳林果業的多種功能。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要探索發展林果業和發展鄉村經濟、社會建設、生態保護協同增效。2021年2月至8月,筆者所在的調研組在新疆南疆林果業主產區進行了實地調研。調研結果顯示,當地群眾對林果業生態功能、社會功能的認知程度,對其愿意為拓展林果業多種功能而支付一定費用的概率呈正向影響。對林果業生態功能和社會功能重視程度越高,愿意支付一定費用的概率就越大。因此,要發揮各類媒體作用,以宣傳片、紀錄片、政策宣講等多種方式開展宣傳。要加強面向林果種植戶的宣傳教育,引導其綜合考慮經濟、生態、文化傳承等多重因素,作出合理的生產決策。
創新探索有機林果業與社區服務、健康醫療相結合。近年來,一些民族地區立足自然資源優勢,發展林果業休閑觀光、鄉村旅游的同時,也開發了一些康養項目。總體而言,康養項目目前更多關注的是“養”,“康”的功能有待深化拓展。在自然環境中參與生產勞作,與土壤、動物、植物親密接觸,并收獲勞動成果,能促進身心健康。要結合本地資源環境條件,創新開展林果業與社區服務、健康醫療相結合的活動。通過適當的勞作任務,激發參與者自身潛能,通過收獲勞動成果增強自信心和責任感。
培育新型供給主體。筆者在調研中發現,年齡、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是當地群眾為拓展林果業多種功能而愿意支付一定費用的影響因素。其中,年齡對其呈負向影響,受訪者年齡越大,愿意支付費用的概率就越低;文化程度對其呈正向影響,文化程度越高,愿意支付費用的概率就越高;家庭收入也呈正向影響。因此,要把文化程度較高、返鄉創業的年輕人作為拓展林果業功能的新型供給主體,進行重點培育。當前,一些地方的林果種植勞動力偏老齡化,許多林果種植戶安于現狀,更習慣于使用傳統的生產方式。返鄉創業的年輕人更敢于嘗試拓展林果業功能,參與各類新型發展項目,進而提升林果業價值。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林果業生產所具有的調節氣候、防風固沙、休閑觀光、文化傳承等功能,屬于公共產品范疇。目前,很難按照市場價格對這些公共產品進行定價。因此,需要相關部門深入研究,制定相關補償政策,尤其是面向偏遠、生態環境脆弱的民族地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筆者所做調研結果顯示,有的受訪居民認識到林果業多種功能尤其是生態功能的重要性,但是提及需要個人支付一定費用來進一步拓展或維護其功能時,卻表示林果業現狀良好,不需要維護、拓展,或者其相關費用應當由政府承擔。這種認識也直接影響了種植戶參與林果業多種功能供給的可能性。因此,要將林果業多種功能發展納入政策體系,以政策支持為先行推動力,推動林果種植戶、企業等相關利益者積極參與。要充分發揮農村金融服務組織對地方發展特色產業的支持作用,對相關企業給予扶持,對使用生物動力法或有機農業生產技術的林果種植戶給予獎勵或補貼。同時,要在林果種植較集中且具有規模發展優勢的區域,扶持建立林果業多種功能發展示范區,帶動更多地方推動林果業多種功能的開發和多種價值的實現。

農文旅融合發展,杭州余杭良渚街道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
汪小亞 陳帥:金融支持鄉村振興要注重保持“鄉土”特色
山東土地集團發布鄉村振興“五化”標準體系
金融輸血鄉村振興按下快進鍵
鄉村振興:關乎糧食安全,關乎共同富裕
曲靖宣威市:抓實人才工作“四張清單” 助推鄉村振興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重慶今年有7項重點任務...
在爬坡過坎中推動高質量發展——從全國兩會看“穩字當頭、穩中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