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網 2022-12-06 21:02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路南街道方林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方中華 受訪者供圖
(兩會速遞)全國人大代表方中華:補齊鄉村短板 促進農民農村共富
中新網北京3月10日電 (記者 施紫楠)“要實現共同富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必經之路。”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路南街道方林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方中華認為,實現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在農村。
全國兩會期間,共同富裕成為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建言獻策的重點方向。作為一名來自農村基層的代表,方中華對此感受頗深。
三十多年前,路橋區還流行著一句老話——“嫁囡不嫁石路窟”。“石路窟”,指的便是20世紀80年代的方林村。三十多年后,方林村儼然與周邊社區融為一體,過去貧困的鄉村模樣早已不見蹤影。
眼下走進方林村,撲面而來的是別致現代的城鎮氣息:“方林苑”小區里別墅與樹木錯落有致,幼兒園就在家門口;住著100多位老人的老年公寓安靜祥和,院子里常有老人休閑活動……
“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富裕,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是這一目標任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調研中方中華發現,當前農村仍存在著農村人力資源短缺、農村治理能力不強、農村居民意識不夠到位、農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
“農村地區人口結構、鄉村治理、社會發展和鄉村居民社會觀念等方面的‘社會短板’,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效果有深刻而持久的影響,亟須盡快補齊。”方中華說。
對此,他建議調整社會政策和產業政策,增加農村人力資源總量、優化農村人口年齡和地區分布結構,提高農業產業吸引力,擴大農村市場空間,有針對性地制定不同農村地區的發展規劃,通過增強農村發展內生動力培植鄉村振興人力基礎。
其次,建議統籌謀劃城市和鄉村的空間布局,因地制宜編制鄉鎮、村莊總體規劃,進一步挖掘農村土地資源和農民資產潛力,暢通農村資源整合渠道,豐富鄉村振興產業選擇,增強資本下鄉意愿,打開鄉村振興的廣闊空間。
鄉村振興的關鍵一環是鄉村治理。在方中華看來,良好的鄉村治理有利于實現鄉村自然資源、文化資源、人力資源的聚合效應,是提高鄉村振興實施效果的重要保障。
對此其建議,要引導村民委員會更好發揮村民自治作用,做到依法治村、有章可循;建立農村人才培養體系,發揮基層技能型人才的技術引領和致富示范作用,通過自治、法治、德治、善治、智治的創新性實踐,引導廣大農村居民自覺參與鄉村治理,實現鄉村善治。
扎根農村基層數十年,方中華切身感受著中國農村之變,“現在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同20世紀八十年代大不同了,要改變以前單打獨斗的老模式,以經營村莊的理念發展建設村莊。”
對此他建議,創新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新業態,通過多村聯合、整合資源等形式,建設多個村集體為產權主體的共富產業園區,實現共同富裕;在建設未來鄉村時,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進一步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加快補齊鄉村振興短板,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制度改革成為重要保障之一。
自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關于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意見》以來,各地積極開展開展清產核資、成員身份確認、股份合作制改革、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等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
以臺州市為例,該市已基本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共界定社員股東496.37萬人,量化資產139.08億元;建立清產核制度,截至2020年底,該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資產715.21億元,其中經營性資產307.14億元,負債224.18億元,所有者權益491.03億元。
但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實踐中,方中華也發現不少問題,“特別是在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背景下,如何保障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亟待加強頂層設計,從立法層面予以解決。”
對此,方中華建議加快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立法,更好地保障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為鄉村振興、共同富裕打下堅實基礎。(完)
黑龍江省綏化市海倫市:堅持肥料化能源化并重 促進秸稈綜合利用
全國人大代表馬銀萍:優化農村養老服務供給
全國人大代表歐陽華:讓鄉村旅游奏響“富民樂章”
農業農村部關于印發《“十四五”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規劃》的...
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 計劃財務司 財政部農業農村司關于做...
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關于通報全喂入履帶自走式水稻聯合收...
履行憲法法律職責 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代表委員審議討論兩高報
農業農村部 國家鄉村振興局關于通報表揚2021年全國村莊清潔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