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電子版 2022-04-07 09:59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即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正式發布。這也是21世紀以來第19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文件立足年度任務、著眼長遠目標,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了極具指導性和針對性的細化部署,受到了聯合國糧農機構駐華代表以及外國三農專家的熱切關注。
“最高級別的文件表明中國做好三農工作的決心”
“堅定的政治承諾和政策支持對農村和農業發展至關重要。”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駐華代表文康農對記者表示,2004年以來,中央一號文件為確保中國的糧食安全和三農發展提供了最需要的有利環境。“仔細閱讀這19份中央1號文件,我們會發現,它們涵蓋了從現代農業發展到生產力增長和農民生計改善的有序銜接,從農村改革再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城鄉一體化發展到新農村建設和鄉村振興。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中央一號文件為不同發展階段的農業、農村發展和農民脫貧提供了有針對性的指導和解決方案。”
國際農業發展基金(IFAD)駐華代表馬泰奧同樣認為,中央一號文件體現了政府對三農的重視,這份重視也是中國農業發展和糧食安全取得顯著成績的保障。“這份文件明確規定了本年度農業農村工作的優先事項。”
“據我所知,中央一號文件是由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最高級別的文件,是指導一年首要工作的重要文件。”韓國農村經濟研究院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全炯振博士談到,2004年至今連續19年中央一號文件都是圍繞三農主題,充分說明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對農業和農民問題的重視,也體現出黨和政府對解決三農問題的決心。
“這份文件的重要性還體現在,每個人都熱切地等待著這份文件的發布——不僅包括中國的管理人員和研究人員,也包括外國人和我們自己的合作項目代表。”在中德農業中心德方主任周裕耕博士看來,中央一號文件建立起了一個政策框架,制定出三農問題的發展指導方針。“19份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業農村有針對性、框架式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除此之外,文件中強調的一些關鍵領域,也是中外合作交流的關鍵領域。”
“中國糧食安全和減貧經驗可供其他發展中國家借鑒”
2021年我國糧食總產量達到13657億斤。同年,我國宣布脫貧攻堅取得了全面勝利。受訪的代表專家一致認為,中國在這兩方面已經取得了“驚人的”“公認的”成就。
“作為擁有14億人口的最大發展中國家,中國的成功,對確保中國、地區和世界糧食和營養安全至關重要。”文康農表示,在發展道路上,中國積累了廣泛的發展解決方案,包括知識、經驗、良好做法、創新政策等各個方面,這些解決方案具有巨大潛力,可以通過雙邊、多邊南南合作及三方合作與其他發展中國家進行分享。
“中國在保障糧食安全和脫貧攻堅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馬泰奧用一組數據說話,在全球饑餓指數(GHI)中,中國的指數從25.1(嚴重饑餓水平)下降到低于9(低饑餓水平),再到一直低于5(安全水平),中國是全球18個GHI得分低于5的國家之一。他特別指出,在糧食安全取得成就的同時,中國在改善人民營養狀況方面也取得了重大進展:所有關鍵營養指標,如營養不良發生率、5歲以下兒童營養不良發生率等均有顯著改善。
除了對中國已取得的成就表示肯定之外,代表專家也對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牢牢守住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表示高度贊同。
“中國政府繼續延續了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等非常嚴格的政策措施。在我看來,中國所采取的政策和相關措施非常值得學習。”全炯振說,同樣,實現脫貧目標后,通過發布中央一號文件,對曾經的貧困地區采取多種支持措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防止規模性返貧。“這些工作都對接下來推進鄉村振興有著重大意義。”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堅守兩條底線也表明,成功不是理所當然,還需要做出長久的努力來提高生產力和可持續發展。”周裕耕認為,文件中提出的黃河流域節水控水、黑土地保護和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等措施,都是要以更可持續和更低的環境成本來保證未來的發展。同時,“可持續性”也是減貧的一個關鍵問題,“中央一號文件強調了這一點,并闡述了社會救助和醫療保障、農村信貸投資和保險制度等具體措施,體現了中國政府的長遠愿景。這些方面對其他國家的農業農村發展將非常具有借鑒意義。”
“愿與中國攜手共同推動鄉村振興”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聚焦產業促進鄉村發展,扎實穩妥推進鄉村建設,突出實效改進鄉村治理,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
“推動鄉村振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決策是符合中國現階段農業農村發展趨勢的重要戰略。”全炯振說,韓國發展較早,中國現下面臨的許多農業農村問題,韓國已經經歷過,并一直在為解決這些問題而努力。韓國在鄉村振興和實現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獲取的經驗可以為中國提供參考樣本,中國正在推進的多種多樣的鄉村振興模式也值得韓國研究學習。“在這方面,我認為我們兩國政府和研究機構可以多多交流合作。”
“中國鄉村振興戰略與FAO的‘四個更好’框架有著明確的一致性和共同點。”文康農說,在《FAO—中國國別規劃框架(2021-2025年)》中,確定了“十四五”期間雙方合作的三大重點領域:一是促進糧食體系轉型,達成更好的生產和更好的營養,實現共同繁榮;二是增強糧食體系韌性,創造更好的環境,保護地球;三是加強國際和區域農業合作,增進伙伴關系,實現所有人更好的生活。“FAO愿繼續攜手中國伙伴,服務中國三農,分享中國經驗,為支持中國鄉村振興、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發揮更積極的推動作用。”
“在我看來,中國投資鄉村是具有高度戰略性的,能夠創造有吸引力的營商和就業機會,從而留住或吸引更多人建設鄉村,平衡城鄉之間現有的差距。”馬泰奧介紹,在與中國合作的40年里,IFAD一直支持中國發展農村和消除貧困。隨著中國脫貧攻堅的成功,IFAD在中國的支持目標也進行了調整。例如,IFAD在云南和湖南新批準的兩個鄉村振興示范項目,其目標是防止當地脫貧農民再次陷入貧困,增強他們對沖擊的抵御能力,刺激當地創業精神,并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兩個項目都設立了啟動資金向企業家和投資者,特別是青年和婦女提供鼓勵和支持,幫助他們創業。這將有利于吸引有商業頭腦的年輕人參與,并鼓勵其他領域的人士加入。”馬泰奧說。
“實現鄉村振興和鄉村現代化有助于應對當前和未來的挑戰,例如實現可持續發展、環境友好型農業、適應氣候變化等。”周裕耕表示,這些都是中德兩國感興趣的合作領域。自2015年成立以來,中德農業中心通過在中德農業政策對話、農業食品商務對話和農業科學對話等領域開展一系列交流活動,為中德農業合作做出了貢獻。特別是在中德農業周和中德農業企業會議的旗艦活動中,政策制定者、農業企業代表和科研人員深入開展了意見和經驗互換。“中德農業中心將繼續為鄉村振興的關鍵方面作出貢獻,加強中德各級別的合作和良好實踐交流。”周裕耕說。
勤學肯干“煙書記” 鄉村振興領頭羊
云南這例入選!最高檢與國家鄉村振興局聯合發布加強司法救助協作...
時間更新丨2022全國農機展日程及會議活動安排
重點農產品周度市場觀點集錦—2022年第11周
讓電力賦能鄉村振興、守護綠水青山
趙壩村:冬訓農技培訓 助力鄉村振興
譚文強深入龍湖鎮走訪選民代表并調研督導鄉村振興工作
人才薈萃深耕一線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