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民合作社》2022年第3期 2022-07-10 12:50
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中,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是其中一塊重要內容。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和中央一號文件部署要求,本文圍繞加快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和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這條主線,通過梳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農業社會化服務的重要論述,進一步理解領悟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構想,為做好農業社會化服務工作提供理論遵循和工作指引。
一、習近平總書記對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的基本定位
(一)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是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必然要求
對于鞏固農村基本經營制度,201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是黨的農村政策的基石……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第一,堅持農村土地農民集體所有……第二,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第三,堅持穩定土地承包關系”。這其中,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是核心,它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只有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才能從根本上堅持農村土地農民集體所有這個基礎,同時也讓穩定土地承包關系有了歸宿,而穩定土地承包關系反過來又強化了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從根本上穩定了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這個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既要契合土地經營權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大趨勢,又要順應城鎮化進程帶來的廣大農戶“亦工亦農”長期農業兼業狀態。最有效的抓手就是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它可以實現承包農戶無需流轉土地,又可以抽空務農,最重要的是實現既不耽誤外出務工、不影響工資性收入,又不影響在村生活生存狀態。事實上,這恰恰是農業社會化服務的優勢所在,即為農民提供了一個更富彈性的選擇空間,既不需要簽訂協議流轉土地,避免了矛盾糾紛、保留了種地慣性,又可以在進城務工不利后保留退路,還不至于被種地拴住,影響工資性收入這個最大的收入來源。這也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要根據實踐發展要求,豐富集體所有權、農戶承包權、土地經營權的有效實現形式……鼓勵和支持廣大小農戶走同現代農業相結合的發展之路,使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始終充滿活力,不斷為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創造有利條件”“發展農業規模經營要與城鎮化進程和農村勞動力轉移規模相適應……與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提高相適應”。主張歷史性思維與底線思維,即既要發展土地流轉、要素積聚基礎上的現代農業,又要通過社會化服務不斷完善以家庭經營為主要表征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維護農村經濟社會穩定發展。
農業社會化服務通過豐富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的層次與內涵,不斷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2013年底,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加快構建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農村改革座談會上進一步強調,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推動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共同發展,提高農業經營集約化、規模化、組織化、社會化、產業化水平。此時,農業社會化服務不僅是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顯著標志和發展目標。
(二)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是保障國家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安全的有效抓手
近年來,隨著農業生產成本連續上漲,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種植比較效益越來越低,導致農業生產主體積極性不高,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面臨嚴峻挑戰。從目前形勢看,降成本、增效益是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中央一號文件“保障好初級產品供給”的關鍵。對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借助要素積聚和規模經營一定程度上能夠降低生產成本,但對于廣大的傳統小農戶,降成本空間有限,只能借助于經營方式的創新。為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糧食等大田作物的生產上,適度規模經營的家庭農場,加上比較完備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形成了耕種收靠社會化服務、日常田間管理靠家庭成員的經營樣式”。社會化服務主體通過集中采購生產資料,可以降低農業物化成本,通過統一開展規模化機械作業,可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通過集成應用先進技術,開展標準化生產,可以提升初級產品的產量和品質。當前,農業社會化服務已成為促進農業節本增效、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最有效抓手。
(三)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是實現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現實選擇
大國小農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和典型農情。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指出,“人均一畝三分地、戶均不過十畝田,是我國許多地方農業的真實寫照。這樣的資源稟賦決定了我們不可能各地都像歐美那樣搞大規模農業、大機械作業,多數地區要通過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規模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在這樣的背景下,促進小農戶生產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最現實、最有效的途徑就是通過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構建社會化服務體系,幫助小農戶解決一家一戶干不了、干不好、干了不劃算的事,降低小農戶生產成本,提高經營效益。農業社會化服務可以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業生產力,促進部分小農戶從農業生產中脫離出來,投身于其他涉農產業領域,成為專業化、職業化的產業人員,實現農民專業化發展、多元化成長、多渠道增收,實現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發展的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
二、2022年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的重點領域
2022年,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圍繞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這條主線,可著力在引導主體壯大、模式創新、領域拓展、資源整合、政策創設上,加快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在主體培育方面。研究不同類型主體的優勢和特點,分析其成長路徑和聯農帶農機制,進一步促進社會化服務主體做大做強,更好地聯農帶農。在模式創新方面。總結推廣糧食、大豆、油料等大宗農作物的成熟模式,探索梳理服務經濟作物的有效模式,創新提煉服務農業全產業鏈的綜合模式。在領域拓展方面。研究總結服務從糧棉油糖等大宗農作物向果菜茶等經濟作物、畜禽養殖等產業領域拓展的模式與路徑。在資源整合方面。充分利用已有平臺,圍繞各類主體的共同需求,采取產業合作、銀企對接、展示推介、人才培訓、研討交流等方式,促進服務組織之間、服務從業者與服務相關者之間的深度交流與合作,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在政策創設方面。圍繞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引領農業現代化發展,明確新階段農業社會化服務的功能定位、思路方向和目標任務,提出支持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的政策措施。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農地流轉的政府行為與政策優化研究”(項目編號:17BZZ026)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尚旭東;作者單位: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
來源:《中國農民合作社》2022年第3期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組織參加全國農業機械化工作會議
農業農村部召開部門協調會議 研究生豬穩產保供工作
南寧:推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吳偉:推動山西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高質量發展
為穩穩端好中國飯碗貢獻更多“齊魯力量”
農業農村部: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為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提...
推動生態文旅深度融合 打造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
防疫不誤農時 保障春耕生產丨哈爾濱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答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