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 2022-03-26 01:31
中國江蘇網3月24日常州訊 181平方公里的常州經開區,河網縱橫交錯、水系發達,共有河道185條,綿延約416公里。村莊內的秀美之河點綴了村民家門口的風景,穿城而過的古運河則成為市民的休閑勝地。
近年來,常州經開區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理念引領下,圍繞國考五牧斷面“達三保三”目標,進一步壓實河長制工作責任,推進河湖生態治理,筑牢綠色生態基底,探索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路子。
長效治水,持續提升水環境
2021年,常州經開區國省考斷面優Ⅲ比例達100%,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京杭運河五牧斷面提前實現增Ⅲ目標,取得歷史性突破。“為全市水環境質量改善作出了重要貢獻,謹此表示熱烈祝賀!”今年1月,常州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辦公室向常州經開區發來賀信。
河長理百川,河水化為甘。長效治水的成功,離不開常州經開區廣大河長們的精心守護。2017年,《常州經濟開發區全面推行河長制的實施意見》印發,并成立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區、鎮、村三級河長體系全覆蓋,開啟治水新征程。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上午8點,村級河長楊軍如往常一樣,沿著東風河河岸巡河。河水清澈,兩岸草木蔥蘢,看著眼前的景象,他的步伐也輕快了起來。
“自從做了河長,不來心里就不踏實。”楊軍是遙觀鎮前楊村黨委書記,也是東風河的村級河長,每周他都要到河邊巡查好幾次,檢查水質和周邊環境。他一邊仔細觀察著水質,一邊通過手機APP記錄河道情況。
支流支浜整治、污水廠擴容、管網建設、工業污染防治……常州經開區以鐵的措施,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持續提升水環境質量。同時設立企業河長、民間河長,積極拓寬公眾參與治水渠道,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到河湖保護中。三級河長和企業、民間河長共同定期巡河護河,成為長效治水工作中的有生力量。
生態護水,開拓發展新空間
“開湖咯!”伴隨著新年的第一網灑向碧波澄澈的宋劍湖,春意在水波中蕩漾了開來。
如今“水草肥美魚蟹歡、候鳥翩飛入畫來”的宋劍湖濕地,曾經生態貧瘠,周圍的“散亂污”企業一度達340多家,極大收窄了城市生活和生態空間,湖水常年黑乎乎的,附近居民恨不得要繞著走,更別提開湖捕魚了。
為堅守綠色底色、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市政府將宋劍湖地區的整治和開發列為重點民生工程,常州經開區和遙觀鎮果斷亮劍“散亂污”,關停取締215家、治理改造125家,有力控制了污染源頭。近年來,區鎮共同編制規劃,啟動多輪宋劍湖綜合整治工程,對湖體進行徹底清淤、截污治理,并進行水生植物養殖、魚類放養和污水管網鋪設,系統實施濕地修復、水源凈化和水質恢復,恢復并重建湖岸帶植被,為鳥類、魚類、兩棲類等濕地動物提供棲息地,顯著提升了生態系統質量。
目前,宋劍湖濕地公園將“生態”與“鄉土”兩大主題有機統一,在修復濕地生態的同時,成為集休閑旅游、度假酒店、科普教育、生態居住、商務辦公為一體的濕地公園。漫步其間,綠林縈繞如茵,白鷺翩翩起舞,地衣、水母組團回歸,年年開湖年年有魚,市民們在賞魚的同時,深切體會到生態環境的好轉。
全民節水,構建人水和諧
衛生間上貼著節水宣傳海報,洗漱時會盡量用水盆接水……在常州經開區實驗初中,從校長講話到校園廣播、從黑板報到倡議書,“生命之水”的存在感無處不在,讓節水融入師生日常點滴。
“除了把節水意識融入到課堂教學,我們還在課堂外與學生們一起制作滴灌小裝置,對比滴灌與噴灌,讓學生真切體會節水農業。”常州經開區實驗初中地理老師姚炳華表示,學校長期高度重視節水工作,堅持對全體師生進行節水教育,引導全體師生從我做起。
在潞城小學,各班級在晨會和班隊課上,通過說、唱、演等各種形式,讓學生感悟節約資源的重要性、學會節水的科學方法,并結合實踐課開展課題研究,形成德育校本教材《潞小節水知識讀本》。學校還開展“我的節水小竅門”征文比賽,讓學生爭做“節水小達人”。
守住綠水青山,才能同享生態紅利。記者了解到,常州經開區今年將持續鞏固涉磷行業排查整治成果,綜合整治39條支流支浜,確保國省考斷面水質優III類比例達到100%,同時完成126個自然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努力在推動環境質量根本好轉上實現大突破。(常景軒)
四川羅江:因村制宜發展生態休閑農業 助力推進鄉村振興
加大執法檢查力度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河北承德鷹手營子礦區:補上生態欠賬 筑牢產業基石
廢棄礦區變身“稻城亞丁” 武漢江夏靈山生態文化旅游區披彩歸來
河北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林草生態保護修復
推動生態文旅深度融合 打造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
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 向黑龍江省反饋督察情況
我國森林資源不斷增長 生態系統質量穩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