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 2022-04-10 04:01
3月28日是中華鱘保護日。當日,約5萬尾全人工繁殖中華鱘魚苗放流長江武漢段。此次放流活動由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湖北省農業農村廳、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主辦,水利部中國科學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提供魚苗。
中華鱘是中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為白堊紀殘留至今最為古老的現生魚類之一,有活化石和“水中大熊貓”之稱。我國自1983年起開始野生中華鱘人工繁殖,2009年突破了中華鱘全人工繁殖技術,用人工繁殖的子一代中華鱘在淡水人工養殖條件下培育至性成熟,2021年又繁殖培育了子2.5代中華鱘魚苗。這批子2.5代中華鱘是目前首次全人工繁殖的中華鱘,是2021年10月7日在水工程生態研究所三峽珍稀特有水生動物種質資源庫活體庫,經人工授精及孵化而出。
此次放流地點是長江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江段金誠通達公用碼頭。據介紹,自2003年以來,武漢、宜昌等多地每年都要組織1次至3次人工增殖放流。(記者劉勝)
陽春三月 魚苗選種投放正當時
長江流域53條跨省重點河湖、69個控制斷面生態流量保障目標確定
海底撈“珍”——“長江口二號”古船今起打撈
長江流域載重3000噸級電動貨船下水啟航
當前,西南地區小麥已拔節,長江中下游小麥陸續起身,黃淮海地區...
進一步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 “十四五”期間重慶將全面強化...
農業農村部、公安部聯合召開打擊長江流域非法捕撈 專項整治行動...
農業農村部、公安部聯合召開打擊長江流域非法捕撈專項整治行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