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農業信息網 2022-04-13 11:20
一直以來,江山市以穩糧增效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認真落實糧食生產扶持政策,健全完善糧食安全長效機制,創新推進全域糧食生產綜合實力不斷提升。2021年糧食播種面積37.34萬畝,較上年增加2.1%;糧食總產量15.8萬噸。石門鎮泉塘畈單季雜交稻畝產1044.46公斤,連續九年保持水稻單產浙江省領先。2021年,江山市還成功承辦浙江省農業春耕備耕暨送科技下鄉啟動儀式,穩糧保供工作得到與會嘉賓的高度認可。
一、嚴格耕地保護,夯實糧食生產基礎。一是穩步推進“非糧化”整治。全面摸清“非糧化”區塊、拋荒地和補劃空間底數,精準落實到地塊。強化政策扶持,分類型制定合理的補償標準,畝均補助達到0.7-1.1萬元,居衢州市前列。二是持續深化農田水利建設。堅持土地指標調劑收益優先用于高標準農田建設,新建高標準農田1.7萬畝,發展高效節水灌溉0.3萬畝、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0.7萬畝。扎實推進糧食生產功能區提標改造,糧食自給率159.7%,排名居浙江省前列。三是科學實施“沃土”工程。全年完成綠色統防統治面積21萬畝、推廣綠色防控技術面積25.5萬畝,完成農藥減量5噸。建立化肥定額制示范方6680畝,同步推廣應用配方肥及按方施肥1.8萬噸、商品有機肥2.01萬噸、綠肥種植2萬畝以上,全年化肥用量比上年減少200噸。
二、堅持改革創新,凝聚糧食生產合力。一是創新農業經營方式。全力推進農村土地確權登記,促進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全市種糧50畝以上的大戶有251戶,水稻復種面積13.12萬畝,其中千畝以上大戶34戶,占種糧面積43.6%。二是完善糧食政策性保險。新推出早稻育秧期的成本損失保險“農糧保”,全年為水稻開展保險定損186起、面積3.78萬畝,賠付1498.5萬元。三是優化糧食扶持政策。提升規模種糧補貼力度至200元/畝,累計發放規模種植補貼、實際種糧一次性補貼、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6658萬元,在政策的引導下,2021年全年規模種糧面積比2020年增加2.05萬畝,增幅達13.5%。
三、實施科技強農、機械強農“雙強”行動,引領糧食增產增收。一是做強技術攻關。持續開展糧食綠色高產創建,對參加水稻綠色高產高效創建并通過驗收、達到標準的示范片和攻關田給予獎勵。全市有11個百畝以上水稻高產創建示范方,高產創建水平穩居浙江省前列。二是做實技術服務。全面落實水稻主導品種與主推技術,全市良種推廣率達到98%,以水稻旱育秧為主的輕簡栽培技術、水稻機插技術等良法推廣面積27萬畝次。大力推廣稻魚共生、稻菜輪作等“千斤糧萬元錢”模式,不斷優化糧食結構。三是做優數字化服務。加大先進適用農機具投入力度,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85.69%。創新開發“滴滴農機”數字服務平臺,打通小農戶與農機手間的信息渠道,形成“農戶線上發單,農機手接單作業,農機定位服務,雙方確認完成”的完整服務閉環,全力保障糧食生產能力。該應用已實現浙里辦、微信小程序、手機APP三端上線并在2021年浙江數據開放創新應用大賽中獲三等獎(入圍12強),是全省1357個參賽數據應用中唯一獲獎的鄉村振興類應用。
三亞推廣萬畝“稻菜輪作” 助力保障糧食安全
河南:開展農藥獸藥使用減量專項行動 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
賈騫:推進糧食全鏈條節約減損
萬俊毅:扛穩重要農產品供給安全重任
放心農資下鄉 保障春耕生產
甘肅計劃春播糧食作物面積3230萬畝——政策服務走進田間地頭
江蘇夯實安全基礎 聚力兩大行動 奮力推進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
科技助力春耕 筑牢糧食豐收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