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網 2022-09-05 13:07
天氣漸暖,春意漸濃,在賓川縣的田地間,一條條寬敞便利的機耕道穿梭其中,土地平整肥沃、田間道路暢通、水利設施配套、生態環境改善,高標準農田建設帶來的現代化農業發展美好前景已然在望。
近日,記者來到賓川縣平川鎮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工程現場,只見挖掘機正在田間地頭作業,機聲隆隆中一片繁忙景象。據了解,平川鎮1.8萬畝農田,都在高標準農田建設當中,涉及底么、盤谷、古底、石巖四個村委會,目前項目已經完成98%,大部分已經竣工投入使用。
把“田成方、渠相通、路相連、旱能澆、澇能排”的高標準農田建在農民的“心田”,建成農民的“舒心田”,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民耕作難、灌溉難、增收難等實際問題,讓廣大農民贊不絕口。平川鎮古底村委會漢邑小組的菜艷艷家就得益于高標準農田建設,獲得了實實在在的便利。菜艷艷對記者說,她家以前也就種點烤煙,產量很低,一畝也就幾千塊錢,現在種小蔥種,一畝能賣八九千元。再加上青筍,一畝能賣萬把塊。雖然只有5畝田,但是收入是真的提高了。
據了解,高標準農田的建設大大提升了土地的機械化耕作水平和產出效益,將徹底解決農田排水不暢,道路不通等問題,土地質量得到提升,生產條件得到改善,農業實現規模化、機械化發展,農民增收致富將得到有力支撐。
走在平川鎮谷底村委會漢邑小組新修的田間道路上,黨支部書記楊富感慨道,以前路面不好,每家三輪車每年的修理費都需要一兩千。而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實施以后,路面得到硬化,這個三輪車修理費就省下來了,還能讓田里的農副產品更好更快地運出去。楊富還說,以前缺水,他們村的烤煙、莊稼都長不好。而現在,路相通,溝相連,他們的效益越來越好。由于溝渠的貫通,2021年芹菜塘水庫一放水就可以到達他們古底,今年他們村種出來的煙葉在整個賓川縣都能算上好的,他們得到了真正的實惠。
平川鎮以高標準農田為指引,同步做好優化產業結構,開發特色蔥、蒜等早春特色產業,確保農業效益顯著提升、農民收入穩步增加、農村活力顯著增強,為實現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的農業基礎。
“之前,由于我們的蔥蒜產業結構沒有得到調整,出去務工的人員比較多,現在通過高標準農田的實施,解決了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建成了一條小康路,也是群眾的致富路。溝渠也得到了完善,路凈、水暢,我們農民得到增收,種植蔥蒜得到實惠。最近出去務工的人員也有所返鄉,家門口能掙到錢,就沒有必要到外面去務工。”?看著田間地頭的新變化,平川鎮康寧村委會黨總支書記楊恩海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據了解,得益于高標準農田建設的不止平川鎮。2021年,賓川縣高標準農田建設共實施7.94萬畝,其中2020年的扶貧項目3萬畝,2021年的項目4.94萬畝,目前2020年的項目已經全面竣工,并且資金撥付完畢,通過縣級驗收。2021年的項目4.94萬畝,其中高效節水1.1萬畝,主要在雞足山鎮、力角鎮、鐘英鄉實施,3.84萬畝的高標準農田實施建設項目主要在平川鎮的盤谷,底么、石巖、古底,金牛鎮的江干,彩鳳,賓居鎮的賓居社區,楊官村委會。目前,2022年3.84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已經進入招投標階段,計劃3月23日開標,涉及力角鎮的張家、大會、海良,賓居鎮的烏龍壩,以及喬甸鎮的楊保和石碑幾個村委會。
高標準農田項目的實施,補齊了賓川縣農業基礎設施短板、夯實了農業發展基礎,進一步完善了賓川縣農業基礎條件,優化了種植業結構調整,推動了農業高質發展,讓農民的增收致富路越走越寬闊,真正實現了節水降耗、節本增效,百姓受益,釋放了鄉村振興新活力。
重慶江津加快農田宜機化改造 確保不誤春耕生產
湖北咸寧通山縣龍街鎮:養魚致富有奔頭
鄉村振興 | 烏什縣:生態水養致富魚
湖南省衡陽市衡山縣:泉水瘦身魚“游”出致富路
致富帶頭人普紹昌的三條致富經
青海超額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年度任務
河北著力構建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體系
湖北武漢市:高標準農田全部投入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