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甘肅 2022-03-30 17:14
中新網甘肅新聞3月30日電 (通訊員 王亞海 邱明軍)連日來,臨洮大地春潮涌動,山川田野上“鐵牛”轟鳴作響,和廣大群眾一起忙碌在春耕一線,共同奏響了春耕生產“交響曲”。
來到太石鎮上咀村,只見幾臺大馬力拖拉機馳騁田地,犁地、壟溝、施肥、鋪膜一氣呵成。僅僅半個多小時,十余畝土地完成耕種覆膜。一道道農膜明如白練,一顆顆種子在地下悄然勃發。
在窯店鎮楊家山村黨參種植基地,200余名群眾正在觀摩學習黨參機械化種植技術,幾名技術人員正在認真示范操作,悉心講授農機種植技術,現場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這‘鐵牛’攢勁的很!去年我輕輕松松種了9畝黨參,只用10天就干完了往年兩個月的活,收入4萬多元,劃算得很。今年,我將用‘鐵牛’大干一場!”說起農機的好處,正在參加觀摩的村民張有虎連聲贊嘆。
便捷優質的農機服務,幫到了群眾心坎兒上。為幫助群眾更好更快學習掌握農機知識,去年,臨洮縣農機中心通過邀請省市專家舉辦教學班,開展規范化田間實訓等形式,開展農機服務培訓36期,培訓各類農機人員1950人次。
特別是今年開春以來,精心編撰了《農機資料匯編》,制作了機械化作業視頻,向部分經銷企業、合作社、農機大戶發放書籍1000余冊,幫助180余名農機手,220余名群眾下載了《農機資料匯編》電子書,幫助群眾學習農機知識,增長致富技能。
一年之計在于春。開春以來,南屏鎮三甲村群眾趙彥買上了他夢寐以求的大型旋耕機,但卻因缺乏農機使用技術而發愁。正在此時,臨洮縣農機中心技術人員為他送來了《農機資料匯編》以及機械化作業視頻,他很快就學會了操作技術。現在,趙彥每天駕駛農機忙碌在春耕一線,成為一名遠近聞名的農機技術能手。
在站灘鄉站灘村便民服務廣場,幾十臺大中型拖拉機列隊待發。農機手們滿懷喜悅地坐在拖拉機上,依次等待掛牌年檢。官莊村農機手車向前高興地說,他去年加入了農機合作社,有幸成為一名農機手,駕駛拖拉機為四五十戶群眾種過1000多畝地。這份工作不僅增加了他家收入,也幫他獲得了聲譽。
為進一步提升全縣農機社會化服務水平,臨洮縣農機中心堅持不斷加強農機合作社建設,創建國家級示范社1個,省級示范社6個,市級示范社2個,組建起農機服務隊52支,實現了全縣323個行政村農機服務隊機械化作業全覆蓋。
據臨洮縣農機服務中心主任康維東介紹,近年來,臨洮縣持續加快農業機械化建設,全縣現有農業機械72366臺(套),總動力達到40.23萬千瓦,機械化耕作面積達到258萬畝,農業機械化綜合水平達到57.53%。
臨洮縣副縣長張會平說,“今年,臨洮縣把農機社會化服務作為實現助農增收、保糧增收的重要舉措,瞄準群眾需求,堅持優化農機作業服務,培育壯大農機合作社,鉚足力量投入春耕生產,全縣所有村實現了農機春耕生產服務全覆蓋。”
培育壯大“三條產業鏈” 讓生物技術賦能龍江現代農業
來了!2022年農業農村部展會計劃
金湖縣農業農村局強化農村“三資”監管 緊抓集體增收有效途徑
榆林加快推進旱作節水農業發展
金湖縣農業農村局大力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行動 實現耕地質量三提升
3月30日智慧農業欄目新聞更新總覽目(附前日)
加快推進漁業增殖放流工作 促進水產養殖業健康持續發展
正豐農業:一粒松子上“長出”的名優堅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