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日報 2022-03-31 19:45
仲春時節,黔中大地的鄉村處處鮮花盛開、草長鶯飛、綠意盎然。
3月23日,安順市特色田園鄉村·鄉村振興集成示范試點現場觀摩會舉行,安順市特色田園鄉村·鄉村振興集成示范試點工作全面啟動。2022年,安順市將著力打造40個集成示范試點,把推進特色田園鄉村·鄉村振興集成示范試點工作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一項有力抓手和重要突破口,示范引領,以點帶面、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取得新成效。
產業支撐 美麗鄉村有底氣
走進全省50個特色田園鄉村·鄉村振興集成示范試點之一的紫云自治縣板當鎮硐口村,干凈整潔的通村路兩側,是藍莓卡通造型的太陽能路燈;每家每戶門前的木柵欄內種滿各色綠植、綠色蔬菜和藍莓幼苗等;道路兩側花壇內,不時能看到青瓦片、石磨盤等懷舊元素。
硐口村是紫云自治縣連片壩區之一,是全省唯一一個連片種植藍莓過萬畝的村,優越產業條件為田園鄉村示范試點創建奠定了堅實基礎。
圍繞藍莓產業做文章,硐口村有了發展底氣。該村發揮省級特色田園鄉村·鄉村振興集成示范試點的示范帶動效應,紫云自治縣委、縣政府已統籌各類資源累計安排各類資金2574萬元,進一步用活文化資源、激活旅游資源、盤活閑置低效項目,推進特色田園鄉村集成示范區建設,帶動鄉村全面振興。
此外,以藍莓產業和生態雞養殖為兩大主導產業,該村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了宜博經貿有限公司,建成貴州百靈3000噸藍莓加工廠,主要生產藍莓果干、藍莓酒、藍莓飲料等。今年4月投入生產運營,從種植到深加工,當地藍莓產業鏈進一步完善。
安順市鄉村振興局負責人王秀勇說,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振興。目前,安順市十大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發展迅速,“一縣一業”產業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多元民族文化特色鮮明,“屯堡文化”“紅色文化”“三線文化”等底蘊深厚,資源稟賦、區位優勢突出等。安順會優先將產業發展優勢明顯的村寨作為示范試點,優先建設打造,讓特色田園鄉村成為老百姓安居樂業的美好家園。
群眾參與 共建共治共享
集成示范試點的打造過程中,安順各地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堅持抓基層打基礎,積極調動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在平壩區天龍鎮合旺村,通過實施環境凈化、道路硬化、庭院綠化、村莊美化“四化工程”,充分發動群眾參與,協調社會資本,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現在行走在村里,隨處可見村民自發修建的微花園、微菜園、特色文化墻。
在產業發展方面,合旺村在7個自然寨召開院壩會,推舉7個理事小組,調動群眾參與到創建工作中,共建共享。圍繞“培植龍頭企業、發展綠色產業、構建新型經營體系”三大目標,依托十里5萬畝蔬菜基地,構建“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組織方式,帶領村民發展致富。
在普定縣化處鎮焦家村,該村以“424”專項行動為抓手,從強基礎設施建設、村容村貌治理、提升村寨群眾素質等方面入手,逐步實現村容村貌明顯提升,長效機制逐步完善,鄉風文明普遍形成,群眾幸福感普遍增強。
“農民是鄉村發展的主體。”安順市副市長潘登嶺表示,集成示范試點的打造要充分調動群眾參與。要堅持群眾不參與不開工,群眾不支持不建設思路,發揮鄉賢寨老、能人志士作用,建立村民理事會,發動群眾群策群力、共建共享推進試點建設,取得更好成效。
典型示范 以點帶面推進
特色田園鄉村是集成鄉村振興“五大振興”的示范試點,每個村都有各自的特點和特色。在安順,各地因地制宜,全力以赴推進示范試點建設,努力形成典型示范,為全省、全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提供有力借鑒。
如安順市級特色田園鄉村·鄉村振興集成示范試點之一的安順經開區幺鋪鎮阿歪寨村牛蹄組,在充分保留當地民居特色基礎上,引進公司投資打造牛蹄關文化養生項目,一期打造民宿、咖啡館、圖書博物館等共11棟房屋等業態,為加快鄉村旅游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同時,牛蹄組依托緊鄰阿歪寨藤甲谷、十里荷廊等地理優勢,成為安順當地有名網紅打卡點,沿線鄉村旅游經濟活力持續激活。
觀摩會現場,與會代表們紛紛表示,特色田園鄉村·鄉村振興集成示范試點的打造要結合自身工作實際,立足資源稟賦,把特色亮點謀劃好,加快推動有關工作落地見效。
接下來,安順市將結合實際,科學系統謀劃工作,統籌資源投入到特色田園鄉村·鄉村振興集成示范試點建設,從整體規劃設計、特色亮點打造、發動群眾內生動力、加大鄉村文明治理等多個方向探索推進,進一步加快建設進度,努力讓鄉村成為詩意田園、鄉愁家園。(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金秋時 胡彪 楊曦)
瓜州:鄉村探有機生態循環種養融合發展模式助農增收
濟南市鋼城區人武部:當好鄉村振興排頭兵
陽泉市:因地制宜推動鄉村振興
衡水市鄉村振興系統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創新、大提升”活動
卓資縣巴音錫勒鎮:堅持黨建示范引領 凝聚鄉村振興合力
通許厲莊鄉:牡丹花下養大鵝 走好鄉村振興路
嵐皋:“三結三助”畫出“兩新”組織鄉村振興最大同心圓
河池首批田園綜合體初步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