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2-07-05 10:53
“這‘低碳’小番茄,不僅賣得火,味道也真不錯。”在天津市寶坻區小辛碼頭村,村民孫利明邊說邊端起一碟番茄炒蛋遞到父母面前,請他們品嘗。
孫立明所說的“低碳”小番茄,產自當地勸寶農副產品有限公司的農業智慧大棚。走進大棚,眼前一片綠意盎然,工人們熟練地采摘和收割各類蔬菜。“種了幾十年的菜,沒想到能和‘低碳’扯上邊。”該智慧大棚負責人王義順說,“我們村大棚種植前些年已全部實現電氣化,本以為‘科技到家’了,沒想到還有比這更厲害的。”
讓王義順覺得厲害的,是國網天津寶坻公司從節能降碳角度出發而幫助當地大棚進行的智能化改造:通過在棚內安裝智能固氮設備,直接生成農作物所需的硝態氮;同時通過太陽能土壤儲熱系統為大棚鋪上“地暖”,實現一年四季都能高效生產。“咱以每個冬季可多種一茬黃瓜、西紅柿為例,年產量可增加20%左右,而且用太陽能儲熱,這成本也能大幅減少。”王義順說。
在大棚的角落里,擺著一臺類似小型雙開門電冰箱的設備。王義順介紹,這就是實現蔬菜生產降碳的“秘密武器”,“生產運輸氮肥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有了這設備,像外皮清脆、個頭飽滿的這種鐵皮番茄,每畝較之前可少購買使用60%以上的氮肥,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也有助于減少碳排放。”
王義順說,最近,他們為蔬菜設計了碳標簽,通過掃描二維碼就可以清楚了解減碳過程和效果,讓百姓吃得更放心、更安心。從降碳到增產再到可溯源,小辛碼頭村的“低碳”菜正成為當地“新食尚”。
據介紹,截至目前,國網天津寶坻公司已幫助當地安裝8組固氮設備,帶動5500平方米大棚“低碳”蔬菜種植,蔬菜種類涉及番茄、黃瓜、芹菜等。
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和公共設施適老化改造城市便民利民舉措受好評
重慶江津加快農田宜機化改造 確保不誤春耕生產
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面積3.5億平方米以上
水利部:加快農村供水工程建設改造 確保2022年底農村自來水普及...
全國礦山智能化采掘工作面超800個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配套機具調整改造指引
早春看市場 | 江西:數字化智能化助力春耕生產
全國礦山智能化采掘工作面超八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