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報 2022-05-09 15:33
北京市委市政府,海淀區委區政府明確要求,作為糧食的主銷區,必須要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的紅線和糧食安全的底線,保障蔬菜供應。海淀區農業農村局將進一步完善農業生產扶持政策,研究制定菜糧種植補貼辦法,建立菜糧生產激勵機制,深耕試驗田、當好排頭兵,在保障首都菜糧供應的基礎上爭取新的突破。
保障春耕生產 農田生機勃勃
進入4月,天氣逐漸轉暖,海淀的農田也是一片生機勃勃。在蘇家坨鎮周家巷村,記者看到,幾臺拖拉機正在深翻土地,隨著嗡嗡的轟鳴聲,拖拉機翻過的土地,變得松軟。“今天開始這塊兒地的第一遍深翻。”蘇家坨鎮農服中心負責人于寶海告訴記者:“從4月1日開始,我們已經陸續在開展各個地塊兒的第一遍深翻土地,第二遍在深翻土地的同時,施用有機肥,然后在4月20日也就是谷雨左右就進行播種了。”
據了解,周家巷村是蘇家坨鎮糧食生產大村,耕地面積450畝,且都是基本農田和耕地保有量儲備區,2022年計劃種植大豆50畝,玉米400畝,8月底收獲后,計劃在9月20日左右進行小麥的播種工作。
“今年,區農技服務中心給我們提供了有機肥料和技術支持,都是應用到了春耕生產上,為豐收提供保障。”于寶海說。
“為做好春耕備耕工作,我們從農資保供、技術指導、政策支持等方面給予保障,確保不誤農時、應種盡種,為全年菜糧生產開好頭、起好步。目前,肥料農藥等各類農資到位率均在100%,能夠充足供應春耕生產。今年,我們結合耕地保護空間和2021年菜糧生產目標完成情況,協調推進鎮村制定生產計劃、落實生產任務,確保把地種滿、種好。”區農業農村局農業管理科負責人周長青說。
“雙管齊下”開展農資打假 確保農產品質量
俗話說“春耕生產誤一時、農業生產誤一年”,目前正是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肥料、農藥等農業生產資料的儲備、供應是“保耕促產”的基石,為保障春耕需要,海淀區9家農資門店儲備有機肥、復合肥等肥料300余噸,枯草芽孢桿菌、除蟲菊素等農藥2.5噸,種子0.5噸,種、藥、肥能得到基本保障。
“作為農業執法部門,區農業綜合執法大隊服務和監管‘雙管齊下’。”海淀區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執法二中隊負責人李紅麗告訴記者:“一方面我們建立定期摸排農資供需、庫存的機制,緊俏農資提前上報、盡快協調解決,發揮轄區內肥料、農藥龍頭企業幫扶優勢,市、區兩級聯動調配農資做春耕保障。另一方面,我們加強經營監管力度,通過拉網式檢查產品標簽和包裝、可追溯臺賬、產品質量合格證書及產品抽檢,嚴厲打擊假劣農資產品及其他違法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不讓不合格產品用在田間地頭。此外,還加強合理使用農資的指導,特別是要求銷售者依法推售農資產品,不誤導農民錯購錯用農資,同時加強生產主體合理用藥的宣傳和培訓,減少濫用農資的現象發生,為農產品質量保駕護航。”
把優質種苗和技術送到田間地頭
在特色育苗方面,海淀區組培室向農業園區提供了自主培育的辣椒、茄子、韭菜等種子160余份,并開展蔬菜育苗服務,現已培育15個品種的種苗3000多株。海淀區農技服務中心培育的50萬株洋蔥苗,也已經分批發放到種植園區和種植戶。
據了解,海淀區組培室每年會向海淀各園區和農戶提供辣椒、茄子、韭菜種子種苗,也會往全國適宜蔬菜主產區推廣,市場認可度比較高。“這些品種是我們海淀區組培室選育的,具有全部自主知識產權。”區組培室蔬菜推廣部部長邢永萍自豪地說,“利用辣椒和茄子花藥培養單倍體育種技術與常規育種技術相結合,育成新品種30多個,這些品種已在全國592個縣市推廣應用450多萬畝。這些品種具有優良的豐產性、抗病性和良好的品質特性。”
據了解,海淀區組培室作為全市唯一一家區級依托單位組建的北京市植物組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被市科委認定;利用自主建立的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的甜辣椒花藥培養單倍體育種技術,育成了國內外第一個優良甜椒花培品種“海花三號”,相關技術成果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目前,區組培室正在利用脫毒和組培快繁技術開展甘薯、草莓脫毒苗生產,擬生產20多萬株陸續供應給海淀及周邊的農業園區。
今年,海淀區的春耕生產已經穩健起步,截止目前,冬小麥在田面積308畝,長勢良好,已經完成了返青灌溉工作,接下來將扎實開展病蟲草“一噴三防”工作,為夏糧豐收打下堅實基礎。蔬菜生產一季度實現了開門紅,面積增加了14%,產量增加了30%。
羅山縣春耕農機手喜領首張跨區作業證
疫情防控和春耕備耕兩不誤
榮成農機發展中心調研春耕物資配備情況
“黃金玉米帶”上的春耕保衛戰
圓夢再出發——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隆重舉行 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
岳西和平:春耕生產正當時 田間地頭忙爭春
吉林省開展防返貧動態監測排查 探索錯時作業開展春耕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