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報 2022-04-19 21:39
隨著氣溫回暖,公主嶺市干部群眾齊行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扎實推進春耕備耕生產。
4月5日,朝陽坡鎮東興隆農機作業專業合作社的一塊玉米地里響起了熟悉的轟鳴聲,兩臺大馬力拖拉機正在進行耙地作業。“多虧了這張通行證,保證我們合作社春耕生產順利進行。”理事長李振軍說。
李振軍是當地遠近聞名的種植大戶,開展保護性耕作已經是第六個年頭了。從去年年底合作社就陸續開始春耕各項準備工作,種子、化肥都已到位。正當李振軍憧憬著這個春天要“大干特干”之時,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他的計劃,流轉的100多公頃土地大部分在周邊村屯,一邊是交通管制,減少流動的硬性要求,一邊是春耕生產的迫切需求,這讓李振軍頭疼不已。就在發愁之時,鎮里為他開具了通行證,打開了春耕備耕的“方便門”。
“有了這張通行證,我們的農機就可以按時按點下地了,一點兒也沒耽誤事。”一臺臺“鐵牛”開足馬力馳騁在田野里,帶去農民對豐收的祈盼。
針對當前疫情,公主嶺市成立了由副市長任組長,市農業農村局、市水利局、市糧儲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市衛健局、市供銷社、各鄉鎮(涉農街道)為成員單位的備春耕工作組,派出24個督導組每日對各鄉鎮疫情防控工作和備春耕生產工作進行督導,做到疫情防控備耕生產同部署同落實。
在公主嶺市新東亞種業直銷處,4輛滿載種子、化肥等農資的貨車正準備發往鄉鎮。“農資是春耕的重要保障,不能有任何閃失。”總經理趙中林告訴記者,疫情期間,相關部門率先為農資供應企業發放了農用物資保供通行證,開辟綠色通道,農民通過農用物資供應平臺線上訂購所需農資,企業通過“點對點”無接觸配送的方式,將農資送到村屯卡點,經過工作人員消殺以后再送到農戶手中。
為加快備耕物資下擺,公主嶺市制定下發了《關于全力保障備春耕生產農資入戶安排方案》,要求鄉鎮負責優選域內3—5家農資企業提供銷售清單并發放到每家每戶,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統一下發農用物資保供通行證,企業采取“關門不關店”的方式,按農戶要求把農資送到村屯,打通農資服務“最后一百米”。
“我們在疫情之前,就已經將種子、化肥儲備入庫,農民該買的農資都已經買完了,現在對農資的需求沒有那么大了,種子的入戶率能達到90%以上,化肥在4月15日之前也會全部送到位。”趙中林說。
按照長春市疫情防控備春耕工作組的要求,逐級建立農資采購臺賬,村組級臺賬在鄉鎮留存備案。市農業農村局對各鄉鎮(涉農街道)農資采購情況進行日調度,要求各鄉鎮(涉農街道)建立鄉村兩級臺賬。全市備耕需種子7600噸,目前到戶率93.5%;需化肥27萬噸,目前到戶率91.2%;需農藥1800噸,域內貨源充足。
走進大嶺鎮黃花村,剛哥綠色種植農場的冷棚內綠意盎然,柿子秧苗頭茬花開,吐露出黃色的花蕊。前段時間,眼看到了秧苗移栽的時候,疫情防控交通管制,秧苗進不來,農場主王士剛急得不知如何是好。黃花村村支部書記姚維昌得知情況后,第一時間幫忙協調,在確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7000株秧苗如期移栽到地里。
“這柿子都開花了,還得多長時間能熟啊?”“剛哥,好想去你家采摘啊!”……農場的訂購群里彈出了一條條消息。
眾志成城抗疫,千方百計為民。疫情之下,公主嶺市各級干部把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當作頭等大事來抓,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盡最大努力滿足農民的需求。對脫貧戶、集中隔離和確診入院以及封控區居家隔離等人群,提倡他們通過求親靠友幫助解決;發動群眾成立“互助組”,達到一家有困難多人來幫忙的效果;鄉鎮(街)、村兩級負責兜底保障,統籌調派人力物力,確保所有農戶都能及時育成苗種上地。
轉發擴散 這些涉疫情類詐騙不要信
應急管理部:一季度,全國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4608起
淮安工業園區:疫情防控有溫度見成效
應急管理部:一季度全國各類生產安全事故致3935人死亡
各地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提升耕地質量 端穩中國飯碗
吉林白山:解除渾江區靜態管理,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金融機構發力 “三農” 支持春耕備耕、種業振興
甘肅敦煌:數字化服務春耕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