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新聞傳媒中心 2022-10-09 17:31
4月2日,走進寧夏石嘴山惠農區廟臺鄉李崗村的設施拱棚,綠康豐家庭農場承包的50座拱棚里,土地已經翻整好,工人們在丁萬平的指導下,正滿頭大汗地往蚯蚓床上鋪設牛糞。
丁萬平是李崗村村民,也是綠康豐家庭農場的負責人。近年來,他承包了村集體的114座拱棚種植西瓜、甜瓜,讓自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不少村民到他的家庭農場打工,增加了家庭收入。2021年,丁萬平突然打破了西甜瓜的常規種植模式,把成千上萬的小蚯蚓“請進了”自己的15座拱棚,實驗生物種植。“蚯蚓生物技術,就是把畜禽糞便和秸稈等廢棄物作為蚯蚓的口糧,蚯蚓能把這些污染環境的廢棄物變成蚯蚓糞,它可是優質的有機肥,對瓜果蔬菜的種植大有好處。”丁萬平樂呵呵地說。
其實,當初采用蚯蚓生物技術,丁萬平既期待又忐忑,等到瓜熟蒂落算細賬,他的心情開始飛揚。“應用蚯蚓生物技術可減少農藥使用量30%以上,減少化肥用量20%以上,經濟效益可提升10%至15%以上,每棚凈收入4000元。”
好處還不止于此,丁萬平利用蚯蚓生物技術實驗種植出來的西甜瓜比傳統種植的西甜瓜品質更佳、有機質及微量元素含量高、口感好,就因為這些優勢,還做了一回“形象大使”,捧回了一個響當當的榮譽。“去年,我們送去參賽并入選‘國字號’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的西甜瓜就是應用蚯蚓生物技術種植的,由綠康豐家庭農場提供。”惠農區李崗村黨支部書記鄒金虎自豪地說,6月份李崗西甜瓜成熟后,來田間購買的人每天絡繹不絕,尤其是綠康豐家庭農場的“蚯蚓瓜”更是讓消費者贊不絕口,實現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蚯蚓生物技術不僅讓消費者在6月中旬見到這抹“李崗紅”,也讓李崗西甜瓜煥發出了新活力。今年,丁萬平進一步擴大蚯蚓生物技術瓜果種植面積。“50個拱棚采用蚯蚓生物技術,以后再逐年增加,給消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西甜瓜。”丁萬平說。
李崗村素有瓜菜之鄉的美譽,近年來,該村黨支部緊密結合本村實際,依托形成的蔬菜產業,積極引導、支持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按照“支部+協會+農戶”的思路,大力發展露地蔬菜和設施蔬菜,并成功申請了李崗永紅、石嘴子、朔栗匯西瓜甜瓜商標,“李崗西甜瓜”成功入選全國第三批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惠農區廟臺鄉農業服務中心閆新春說:“隨著瓜菜產業快速發展,大量使用化肥、農藥,造成土壤次生鹽漬化,土壤連作障礙問題突出,引進蚯蚓生物技術利用蚯蚓特有的生物轉化能力,把畜禽糞便、作物秸稈等原料作為蚯蚓的食物,一方面改善了土壤生態環境,培肥地力,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秸稈,防止秸稈焚燒污染空氣。”(記者 馬國珍)
4月12日智慧農業欄目新聞更新總覽目
全國農技中心組織《有機肥料安全風險評價技術規范》農業行業標準...
【肉牛大數據】延長產業鏈,深挖肉牛產業價值鏈
中國銀行與遵義市農業農村局洽談“農機貸”業務
河南寶豐縣:種養循環面積達到20萬畝
農業農村部制定畜間布病五年防控行動方案——
農業農村部印發通知 部署統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維護畜牧業...
暢通經濟循環 推動我國市場由大到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