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報 2022-04-14 01:51
4月7日,在新余市渝水區種糧大戶張小高承包的600畝農田上空,兩架農用無人機來回穿梭,繁忙地進行著早稻播種。在現場,張小高將提前浸泡催芽的種子倒入農用無人機機箱,通過電腦設備規劃好播種路線;隨著無人機盤旋起降,稻種隨之飛散開來,播種到已經平整好的高標準農田。據了解,渝水區以新機具、新設備、新技術的推廣,引導種糧大戶和種糧小戶農民發展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
在珠珊鎮,農技人員為14個村的合作社協調40余臺中小型拖拉機、旋耕機,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春耕備耕,有效保證水稻春耕春播生產。姚圩鎮通過“村集體+脫貧戶+民營資本”合作模式,不僅購買了大量的新農機、新設備,還組織農民與技術員一道參與農事,有效推進了工廠化集中育秧的進程。育秧工廠負責人彭鵬介紹:“有了秧盤運輸機、自動化噴灌機等設備的助力,村集體的秧苗品質和水稻產量都有了保障。” (簡俊明 張玉婷)
產糧大省吉林如何保春耕?
農行甘肅分行:信貸“及時雨”下田助春耕
金融機構發力 “三農” 支持春耕備耕、種業振興
江西全南:農技下鄉助春耕
甘肅敦煌:數字化服務春耕生產
抓春耕促生產 遇龍河畔插秧忙
防疫春耕兩不誤 吉林省9萬余農民已返鄉春耕
春耕備耕正當時 榆中縣開展撂荒地整治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