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河南日報 2022-04-14 10:22
王炳全是扶溝縣白潭鎮吳崗村黨支部書記,也是村級田長。前不久,他收到縣自然資源局“藍天衛士”監測平臺推送的預警信息,提示本村有一處耕地疑似存在違法占地行為。
他立刻趕往現場,原來是村里的種植大戶在承包耕地上建起了糧倉。在縣自然資源局工作人員的規勸下,該種植大戶當場自行拆除了違建。王炳全說:“只要是亂占耕地、破壞耕地的行為,這個監測平臺都可以自動識別、抓取,及時推送到田長的手機。”
網格化田長制、山長制是我省2020年12月開始實施的制度。全省形成市、縣、鄉、村四級田山長制,實現全方位、全覆蓋、無縫隙監管,每塊田、每座山都有人看、有人管,切實保護好耕地資源、守護好綠水青山。
作為吳崗村的村級田長,王炳全經常騎著電動車,圍著全村1000多畝耕地“巡視”,查看有無違法占用、破壞耕地的情況。一個村民因家中4畝地無人耕種,便買了60棵果樹苗栽上。王炳全發現后,找他談政策、講道理,后來該村民主動把樹苗移走,土地進行流轉后恢復耕種。
省自然資源廳執法監督局局長何濤說:“給耕地保護裝上‘天眼’,通過人防+技防織密耕地保護防護網,及時發現違法行為,及時處理,既保護了耕地,也保護了老百姓的財產。”
作為技防的重要一環,全省“天眼”系統將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安裝工作。系統安裝完成后,將與農業農村部門的“藍天衛士”、林業部門的森林防火等系統聯通,守護好萬頃良田。
目前,我省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重點項目多,耕地保護壓力大。“要想確保耕地面積不減少,必須‘管’‘造’結合。”省自然資源廳耕地保護監督處處長李中偉說。
“管”要管得住。對違法占用耕地,堅決遏制,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對合法占用耕地,必須實現占補平衡,占用一畝,就要補充一畝。
“造”要造得好。結合未利用地開發、廢棄礦山整治、高標準農田建設、“空心村”整治等,復墾更多土地,增加耕地面積。
淇縣廟口鎮三王村原來有耕地1200多畝,近3年耕地增加了800多畝。村干部介紹,過去村莊附近礦山多,這幾年采礦停止了,通過廢棄礦山整治復墾出很多耕地。
今年省委一號文件提出,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措施。實行耕地保護黨政同責,確保全省耕地保有量穩定在國家下達目標任務量之上。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陳治勝解釋說,耕地保護黨政同責,不僅是增加了一重責任主體、多了一道保障,更大的意義在于從決策部署的源頭“長牙齒”,并形成“一票否決、終身追責”的耕地保護責任制度。
“落實好省委一號文件,就要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的順序,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給農業留下更多的生產空間。實行耕地保護黨政同責,就是要飯碗一起端,責任一起扛,開創耕地保護新格局,確保中國碗裝滿中國糧。”陳治勝表示。
專家點評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基。發展要硬,耕地保護更要硬。讓耕地保護硬起來,就得讓責任成為硬約束。實行耕地保護黨政同責,亮出了“殺手锏”,是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的硬措施。讓耕地保護硬起來,不僅要“長牙齒”,還要讓“牙齒”鋒利起來,守牢耕地紅線、保障糧食安全。
(河南農業大學教授 陳偉強)
中國一季度外貿總值何以“兩位數”增長?會如何影響世界?
今年水稻備耕如何開展,專家給出答案……
如何預防生豬呼吸道疾病
“十四五”期間重慶稻漁綜合種養面積將達120萬畝
這一次 我們為自己加油——沈陽抗“疫”紀錄
如何筑牢森林草原“防火墻”
趙樂際在湖南調研時強調 認真落實中央紀委六次全會部署 以實際...
種幾畝水稻收入不如1畝蔬菜 農資價格看漲如何穩糧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