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22-04-15 10:16
四月十四日,在天府現代種業園,農戶忙著播種育秧。一塊一畝地的秧田,共有五十五個入圍水稻品種同田育秧。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何海洋 攝
“秧盤鋪開,比賽的擂臺就鋪開了!”4月14日,在位于成都邛崍市的天府現代種業園里,省農科院作物所副研究員李旭毅滿懷期待。
當天,四川省第七屆“稻香杯”優質米評選進入田間栽培試驗環節,55個入圍水稻品種集中進行播種育秧。
作為四川好米的風向標,今年的“稻香杯”優質米評選規格升級、含金量更高,將首次以省委、省政府名義對獲獎品種進行表彰。
“擂臺”鋪開
55個入圍品種匿名評選
鋪秧盤、撒底土、播稻種,再覆蓋上一層育秧基質……在天府現代種業園的秧田里,記者看到,農戶正在悉心播種參賽稻種;田坎旁,省農科院作物所助理研究員朱從樺正忙著進行技術指導。和李旭毅一樣,他們都是今年“稻香杯”優質米評選的田間技術專家。
“這些黑土是特制的育秧基質,富含氮磷鉀等營養,讓秧苗長得更壯。”朱從樺介紹,“播種前,還要先用藥劑與水稻種子混合拌勻,防止鳥害和病蟲害。”
記者還注意到,面積僅1畝的秧田被均分成一個個小田塊,每小塊田上插著一個粉色標牌。“為保證公平公正,評選是匿名進行的。”朱從樺說,每個品種只有一個參評編號,根據順序分田塊育秧后進行移栽展示,并按相同種植技術進行田間管理。
與往屆評選相比,今年首次增加了田間評價環節,在宜賓市翠屏區、瀘州市瀘縣及成都邛崍市、崇州市四地開展田間集中栽培展示和評價。
“評選要更加科學嚴謹!不僅要看大米好不好吃,還要看田間表現和適應性。”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正高級農藝師周虹介紹,川南地區和川西平原各設置兩個點位,可鑒定各個品種在不同生態區的表現。
此后,四川還將在水稻關鍵生育期組織省內外水稻專家對水稻的田間性狀進行評價,再進行田間鑒定、食味品質鑒評等。最終只有25個品種能獲得“稻香杯”優質米的榮譽。
好米“風向標”
讓農戶選種用種更簡單
“競爭異常激烈!”周虹介紹,往屆報名品種只有50多個,但今年光報名品種就有166個,經審核與品質測定,共有55個品種進入田間栽培試驗環節。
“今年首次以省委、省政府名義對獲獎品種進行表彰,意義很大。如果獲獎,我們向農戶推介品種也更有底氣。”四川綠丹至誠種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旭介紹,在上屆評選中,該公司選送的水稻品種“宜香優2115”獲特等獎,在長江上游地區的水稻推廣中一直表現搶眼,常年是長江上游地區年度種植面積最大的水稻品種。今年,該公司又拿出兩個“拳頭品種”向大獎發起沖擊。
從1992年我省首次以“稻香杯”命名開展優質米評選,30年來,“稻香杯”已成為評選四川好米的風向標,不僅促進了我省水稻生產提質增效,也重塑了川米品牌形象。
水稻是我省第一大糧食作物,常年種植面積在2800萬畝左右。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我省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優質水稻為突破口,通過水稻新品種選育,特別是以“稻香杯”優質米評選為契機,示范推廣了一批優質稻品種,2021年全省“稻香杯”優質稻種植面積達713萬畝。
“稻香杯”優質米評選也為農戶用種選種提供了重要參考。近年來,隨著品種審定渠道拓寬,品種審定數量大幅提升。“品種多了,大家選種容易‘眼花繚亂’。”朱從樺說,“稻香杯”優質米評選通過優中選優,讓農戶選種用種更簡單。
此外,隨著獲獎優質稻的推廣,各水稻產區也有望建立穩定優質米源。“現在一些區縣每年用種數量在幾十上百個,優質稻不成規模。今后一個稻區可以減少用種數量,優選適宜好吃的品種,便于后期大米加工和產業化開發。”李旭毅說。(史曉露)
全國多省正加快水稻機械化水平提升步伐
湖南衡東:播種拋秧機械化 田間地頭春耕忙
陜西嵐皋:新型農民走進田間地頭“送良方”助春耕
2021年度湖北省“十佳農機專業合作社”評選結果公示
吉安舉辦工廠化育秧暨水稻機械化插(拋)秧演示會
水稻信息素解決方案將首次用于印尼
分品種推進春耕備耕
合資品牌車企加速進入新能源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