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視網 2022-10-10 05:31
前幾天,一位貨車司機經歷了一件煩心事:他從福建拉了一大車胡蘿卜去河北,然而當他經過石家莊東收費站時,卻被要求繳納4000多元的高速費。站方的理由是,車輛裝載鮮活農產品應占核載或容積的80%以上,而該司機的胡蘿卜不新鮮了,邊上有點蔫,不符合綠色通道政策要求。
這位司機很委屈,他說,兩千多公里的長途運輸,外圍的胡蘿卜難免有風干、甚至有變質的,不新鮮是正常的,但站方并不認可這個說法。由于雙方對于胡蘿卜的新鮮程度存在分歧,一僵持就是20個小時。最終,這位司機為了自證清白,當場卸下胡蘿卜讓收費站查驗,經過認定,貨車內部的胡蘿卜是新鮮的,符合綠色通道政策,免收了他的高速費。
這一次,當事司機成功捍衛了自己的利益,但也浪費了大量的時間。而且,下一次會不會再遇到類似的事情?他還能不能再次順利過關?誰都說不準。這位司機的遭遇并非個例,類似綠色通道貨物中的收費糾紛不在少數,譬如萵筍去掉葉子后屬于深加工不能走綠色通道、蘋果蕉不屬于香蕉不能走綠色通道、運魚車里有死魚不能走綠色通道……這事可能我們還得較個真,是因為收費員對政策理解有偏差導致政策執行效果打了折扣?還是因為收費員為了多收費故意扣押運輸車輛?
如果說公路是貨物流通中的毛細血管,那么貨車就是其中負責運輸的紅細胞,是將農產品從田間送上餐桌必不可少的一環。國家制定綠色通道政策的目的,正是為了提高鮮活農產品運輸效率,豐富市場供應,降低流通費用。為了避免這位貨車司機的遭遇重演,各方需打通堵點、解決難點、消除痛點。
一方面,對于當前存在的模糊標準,相關部門有必要給出具體的范圍和清晰的指引,譬如為“新鮮”劃定大致的范圍和具體的標準,以縮小收費人員自由裁量的空間,讓符合條件的司機都能享受到政策的紅利,以免他們在不同的收費標準里無所適從。另一方面,通過技術手段提高綠色通道貨物的查驗效率。據了解,有些地方收費站引進了X光成像技術來進行查驗,貨車司機只需要低速通過檢驗區,收費站通過X光成像技術對箱體進行掃描,電腦端就會生成檢驗圖像,整個過程一分鐘就可以完成,既精準又快捷,值得各地借鑒。另外,《鮮活農產品品種目錄》也應當及時更新。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鮮活農產品的種類需求更加多樣,各地特色農產品也不斷出新,早些年制定的目錄范圍,和當下的生產生活已經不能完全匹配了,應該將一些新品種及時囊括進來。
在當前疫情防控的形勢下,貨車司機的處境困難重重,各地又急需要新鮮的蔬菜水果,我們應該想方設法讓“綠色通道”更暢通,讓疫情下的蔬菜水果供應更暢通。
中國三農發布評論員 孫麗敏
“綠色通道”助力農民返鄉 吉林榆樹:水稻育苗完成90%
暢通“綠色通道” 保障春耕生產
泰國恐榴蓮價格暴跌,欲對華開通“綠色通道”
云南紅河:生產用電“綠色通道”助力春耕
中蒙農產品出口“綠色通道”累計出口果蔬36.4萬噸
雪茄煙產業發展的“綠色通道”
云南著力暢通農民工勞動爭議仲裁“綠色通道”
道路通暢引來產業興旺,江夏湖泗建設“四好農村路”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