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湖北頻道 原創稿 2022-05-05 15:11
郊野,春意正濃。
不遠處,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港灣村永旺農機專業合作社00后農機手陶哲坐在拖拉機駕駛室內輕點屏幕。機器尾部,旋耕犁具緩緩下降,按照設定的馬力開始作業。這位大學剛畢業的年輕人說:“智慧農機讓春耕變成了一件令人愉悅的事。”
套上塑膠靴,陶哲跳下車,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出水田。駕駛室內空無一人,只剩方向盤兀自轉動,留下筆直的車轍。
幾天前,陶哲開著拖拉機,在矩形地塊四個頂點處分別做了定位。拖拉機上方豎立一塊可觸摸智能屏,顯示出四角的經緯度坐標;機身安裝的無人駕駛系統即刻便根據地塊形狀生成耕作路線。
“只要在屏幕上調試好參數,選中地塊一鍵啟動,機器就會自動按照規劃的路線耕作土地,不需其他任何人工操作。”陶哲說。
合作社理事長胡丹告訴記者,過去,田埂把土地分割成形狀不一的零散田塊,1畝水田有5%的面積是田埂,大型農機作業不便施展,轉彎、后退都是難題。
2015年,合作社流轉的5000畝土地入選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田埂被推平、機耕道拓寬,分水口、過路涵管修葺一新,“小田”變“大田”,農機“活”了起來,再也不用擔心被困在地里。(強郁文、金雨蒙)
4月18日智慧農業欄目新聞更新總覽目(附前日)
智慧監控“站高望遠”賦能耕地保護
寧夏加強“空天地一體”智慧網絡監測體系建設
中國扶貧志愿服務促進會:為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貢獻智慧力量
重慶持續推動農村電氣化建設 綠色電安全電智慧電助力鄉村振興
人工智能鋪就巴西“智慧農業”之路
河北省泊頭市:“中國鴨梨之鄉”興起智慧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