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貴州新聞 2022-04-20 20:30
中新網貴州新聞4月20日電(張碧桃 石青青 晏學源)春耕備耕育秧播種正在進行時,在貴州省劍河縣南明鎮450畝水稻全程機械化育苗示范基地,機器忙個不停,填土、播種、覆土,工人們只管加料、擺盤、收盤,其它工序都由機器完成。這是南明鎮大力推行全程機械化缽苗機插育秧的益處。
全程機械化缽苗機插育秧采用獨立缽體秧苗,與傳統育秧方式相比,具有移栽期長,生發快,生育期縮短5~9天,具有省種、增產、增收等優點,每畝秧地可移栽約45畝大田。
據了解,劍河縣南明鎮綠色水稻全程機械化高產創建暨農業農村部水稻“雙+”稻田經濟試驗示范項目總投資565.125萬元,總種植面積450畝,其中40畝開展“水稻+田螺+黃鱔”共生實驗。通過示范種植,切實提高秧苗質量和育秧效率,同時增加水稻傳統種植單一的附加值,提高農民的生產技能,增加群眾勞務收入,對劍河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吉林省春耕生產大幕拉開 已完成旱田播種21.7萬畝
春耕拉開大幕│吉林省多地多措并舉推進春耕生產
春耕進行時│2022年一季度農業生產形勢穩定,畜牧業平穩增長
破堵點、保暢通、穩春耕——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回應防疫焦點問題
蘭州新區搶農時忙春耕
水培農業園里忙春耕
河北廊坊組織農業專家“線上接診”保春耕
貴州杉坪村:“農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