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日報 2022-05-05 23:06
3月份以來,白城市各地嚴格按照省、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要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備春耕生產,精心指導、精細服務、精準施策,確保疫情防控和備春耕生產“兩手抓、兩不誤”,全市備春耕生產進展順利,備耕工作基本結束,春耕生產有序推進。
白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備春耕生產工作,對備春耕生產、暢通農資“綠色通道”、秸稈離田、植樹造林等工作進行了詳細安排部署。成立5個備春耕生產服務指導組,采取電話溝通、微信聯系、書面匯報等形式開展指導服務。開通6部熱線電話,建立《全市備春耕農資和生產人員暢通存在問題清單》,督促各縣(市、區)及時受理和有效解決堵點卡點問題,目前共受理和轉辦問題110件。
農資是春耕的重要保障。截至4月18日,全市計劃需用備春耕資金39.55億元已全部籌集到位;計劃使用種子3.1萬噸,到戶率達到99.9%;計劃施用底化肥69.1萬噸,到戶率達到99.7%;計劃使用農膜8750噸,已全部到戶;計劃使用農藥1926.4噸,到戶率達到87.4%;計劃積造農肥2439萬立方米,已全部積造完,正在陸續送出;19.5萬臺套拖拉機和農機具已全部完成檢修……在這一組精彩的數字背后,是白城市各級農業部門和農民用汗水灌溉的希望。
廣泛開展科技培訓,加強對農戶技術指導服務。白城市采取“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網絡課堂、吉林省信息進村入戶服務平臺、12316農技服務熱線、電話咨詢、微信咨詢等形式對農民群眾進行在線培訓、在線指導、在線答疑,大力推廣農作物新品種和農業新技術。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訓基層干部和農民11.58萬人次,下發宣傳資料10.78萬份。
提前做好抗旱準備。對可能出現的階段性旱情早預判、早應對,目前全市已籌集抗旱資金3.72億元,新增節水灌溉設備1684臺套,準備抗旱水桶5.01萬個、抗旱小白龍1.16萬噸,檢修抗旱水源井31940眼、泵站100處、水泵8175臺、柴油機9275臺,維修輸電線路2948公里。
努力保障農資運輸暢通。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畜牧部門與市交通運輸部門密切配合,積極開辟農資運輸“綠色通道”,為企業和農民搞好服務,確保農資運輸和異地承包土地備春耕生產人員流動暢通。截至4月18日,全市共辦證5230個(次),放行車輛5230臺(次)。其中農業農村部門共辦證4122個(次),放行車輛4122臺(次);畜牧部門共辦證1108個(次),放行車輛1108臺(次)。
適時開展春耕生產。各級農業農村部門不等不靠,搶先抓早,保物資保暢通、人員流動,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備春耕生產,確保疫情防控和備春耕生產“兩手抓、兩不誤”。全市備春耕生產進展順利,備耕工作接近尾聲,春耕生產序幕已經拉開。目前,全市4.33萬畝小麥全部播種完畢,3.59萬畝水稻育秧全部完成,陸續開始旱田打壟、水田整地工作。
積極組織開展長吉農民返鄉轉運。白城市全面落實省相關要求,按照“應收盡收、應管盡管”原則,積極協調各縣(市、區)開展人員確認和轉運工作。截至4月18日,各縣(市、區)抽調精干力量組成轉運小組,共出動人員98人次,出動公安引導車13臺,大客車18臺,中巴1臺,公務用車7臺,醫院負壓車1臺,120急救車3臺,圓滿完成了三批返鄉人員轉運任務。全市共接到長春返鄉人員總數為479人,其中集中轉運374人,自駕105人;接到吉林市返鄉人員15人,全部為集中轉運。
協調開展白城主城區農民返鄉春耕。為不誤農時,解決市區內農民盡早返鄉種地,洮北區及各開發區積極行動,立即組織開展轄區內返鄉人員申報,與域內各縣(市)積極溝通,以最快的速度開展農民返鄉相關工作。截至4月18日,主城區已返鄉1160人。對因疫情原因無法返鄉春耕的農戶,在充分尊重本人意愿的基礎上,采取親屬幫助、黨員包保、土地托管、代耕代種等多種方式,幫助他們種好地,確保“農時一天不耽誤,農戶一個不落下,農田一畝不撂荒”。
吉林省防疫春耕兩不誤,生產秩序恢復速度好于預期
農業展望 | 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 今年大豆面積和產量將...
農業農村部:對因層層加碼造成春耕生產嚴重受阻的要嚴肅追責
【今日谷雨】雨生百谷,緊抓農時春耕忙
阜陽市太和縣農機中心助力糧食烘干中心建設,推進機械強農步伐
安徽省提高油菜機械化生產水平
吉林省春耕生產大幕拉開 已完成旱田播種21.7萬畝
春耕拉開大幕│吉林省多地多措并舉推進春耕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