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 2022-04-24 14:14
央廣網宣城4月22日消息(記者趙家慧 通訊員張梅林)今年以來,涇縣以比創爭為本,以“學安吉、比歙縣、林業產業創特色”為工作重點,以重點項目分層分級工作推進機制為工作路徑,大力發展綠色富民產業,打造“林業生態+林下經濟”模式,為促進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支撐和生態保障。
突出示范引領,打造富民林業。圍繞縣委、縣政府鄉村振興“11442”產業專項行動。加快建設林特經濟科技示范基地和“試驗田”。重點建設市級銅山香榧+茶葉復合經營示范基地、云嶺汀潭森林旅游觀光點,開展小溪國有林場林下黃精種植、景星林場林下靈芝種植、昌橋鄉千畝青梅種植、蔡村鎮竹林“林菌模式”產業基地建設等。目前,全縣已營造林下經濟基地2500余畝,建成示范基地13個。
突出項目招引,優化營商環境。圍繞“綠色生態+項目”,重點項目精準發力。目前,該涇縣林業局洽談對接的外地客商投資2億元建設昌橋鄉千畝青梅基地項目,現完成青梅種植600畝;浙江寧芝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1億元,在景星林場建設700畝靈芝仿野生種植及綜合功能區項目已通過初審,并于景星林場簽訂林地15年經營權租賃協議,目前正積極協調召開預審會。同時涇縣林業局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總體規劃正在編制,規劃面積35萬畝,設計投資40億元,2月中旬已與中鐵五局、皖森投公司、皖能集團等國企積極洽談,在木材儲備、林業碳匯、林下經濟、森林旅游、森林康養等領域加緊推動新項目合作,已初步與縣政府商定戰略合作協議。
涇縣林業局高度重視創優“四最”營商環境工作,明確專人負責,重點在項目推進,爭先進位,機制創新,營商環境等方面正向發力,強化服務意識,助力解難題,為發展林下經濟提供良好的環境。積極主動與上級部門對接,開展林下經濟產業基地建設項目申報和各類評定工作。依托國有林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林權收儲中心并承攬林權收儲擔保業務,創新林權收儲擔保機制,開展“五綠興林·勸耕貸”、林業企業和經營戶貸款貼息業務,解決涉林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
該縣將“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助推鄉村振興”納入重點民主協商活動,縣林業局主動作為,積極協助縣政協開展林下經濟調研,找問題,解難題。為積極探索涇縣林業產業發展路徑,3月初組織人員赴滁州市、繁昌區開展林業碳匯、國儲林建設、青梅產業發展調研,考察學習兄弟市區的成功經驗。
突出科技推廣,建立產學研基地。聚焦科技推廣應用,打造高端林業產學研示范基地,已于安徽農業大學、黃山學院、中國林科院亞林所等高校及林業科研院所開展合作,重點開展林下經濟培育技術培訓與指導,創新推廣更多的“綠色、生態、高效”林下經濟富民模式。目前,安農大、亞林所先后來涇縣林業局馬頭林場、蔡村鎮開展技術培訓3次,技術指導5次,培訓人員60人次。
全市小麥重大病蟲害防控工作推進會召開
湛江農墾:生態茶園種出“致富茶”
臨沂莒南縣召開2022年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推進會
寧夏持續推進藥品安全專項整治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堅守生態底線 嚴守環保紅線
三明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生態致富 產業惠農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洛陽實踐
南寧江南區穩步推進鄉村振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