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文明網 2022-04-25 00:56
“這個婦聯主席當得好!”在萬秀區城東鎮華堂村,只要提起該村婦聯主席張土妹,村民們無不豎起大拇指。
自1999年擔任村婦女主任至今,張土妹用心服務群眾,務實履職盡責。在她和村兩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華堂村經濟社會文化建設穩步推進,她也先后獲得2021年廣西最美基層婦聯干部、梧州市星級文明戶等榮譽。
作為村里的婦聯主席,張土妹每年都會跑遍村里每個角落,認真傾聽村干部和婦女的心聲。她協助村“兩委”開展精神文明創建,立足實際制定村規民約,成立了巾幗志愿服務隊,協助鎮、村干部進村入戶開展疫情防控、脫貧攻堅、“三清三拆”、清潔衛生等工作。如今,華堂村公共場所整潔有序,村民精神面貌積極向上,家庭和睦、鄰里和諧、互幫互助蔚然成風。
張土妹還兼任著村里的文化宣傳員,為了活躍村民的文化生活,她和村“兩委”成員一起建起了鄉村文化舞臺,購買了音響,成立了村里的廣場舞隊。舞臺建好后,她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載體,組織開展“戲曲進鄉村”、文化下鄉、公益電影下鄉等活動,豐富村民的精神文明生活。
憑借著爽朗耿直的性格和作風,張土妹還成為村委會的調解委員會成員。誰家有大事小情糾紛,都會請她幫忙調解評理。每當遇到需要調解的矛盾糾紛,張土妹總是不厭其煩,主動上門與當事人耐心講解其中事理,積極幫助他們化解干戈。最初有的村民不理解、不配合,甚至冷言相向。但張土妹從不放在心上,依然盡心盡力處理問題,最終得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近年來,經她參與的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達90%以上,有力促進了鄰里間的和諧。
華堂村是遠近聞名的“肉桂之鄉”,張土妹也依靠種植肉桂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但她沒有只顧著自己成功,而是想方設法帶領村民共同致富。她先后扶持本村的42戶科技示范戶種植肉桂,并出資幫扶了6戶特困戶種植肉桂。為了讓村民們掌握技術,她還組織舉辦了肉桂林間管理技術、病蟲害預防等培訓班。目前,華堂村的肉桂種植面積以年均2000畝的速度迅速擴大,全村肉桂種植面積達2.5萬多畝,人均超過12畝,種植50畝以上的農戶超過120戶,成了遠近聞名的“肉桂村”。
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張土妹還聯同村委會成立了華堂村肉桂協會,現已有會員戶426戶,村民入協會率達100%。從種植、管理、采摘到后期產品的加工,都通過合作社聘請當地群眾完成,切實為村民解決了就業問題。在她的影響下,目前華堂村已辦起了三家桂油廠,帶動了肉桂產業化發展。華堂村村集體經濟也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如今村集體收入每年都突破7萬元,基層組織服務群眾的物質文明基礎更加堅實。
(梧州日報 萬秀區文明辦 萬秀區城東鎮)
降水量較常年偏少56%,這個省春管春播抗旱任務艱巨
穩住就業這個最大民生
跟著總書記走進這個成立不到一年的種子實驗室
全國婦聯:以黨的創新理論引領婦女
第一觀察|讀懂習近平主席這場“云會見”的深刻意涵
經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批準 中央軍委印發《軍士暫行條例》、《義...
經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批準 中央軍委將評選頒授“八一勛章”
事關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內蒙古出臺這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