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 2022-05-05 15:13
農業農村部和國家衛生健康委近日印發《統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春季農業生產工作導則》,明確沒有發生疫情的地區,不得“一刀切”和層層加碼,嚴禁以防疫為由擅自設卡攔截、隨意斷路封村、不讓農民下地。(4月23日《新華每日電訊》)
農業農村部和國家衛生健康委為何要專門印發《統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春季農業生產工作導則》?這是因為近期一些農村地區的防疫政策變了味,一些地方不問青紅皂白,只是為了防疫而防疫,一刀切“禁止農民下地干活”。有的地方雖然也“允許農民下地干活”,但其做法卻讓人摸不著頭腦。
這里就有一個極端的例子。近日,遼寧鞍山的一群農民火了。視頻中一群農民穿著防護服在春耕、播種,最重要的是,臉部暴露在外面,旁邊還有人在拍視頻。對于拍攝視頻的人來說,他們無疑傳遞的信息是:看我們這里的防疫措施做得多么到位。而沒有想到的是經過網絡傳播,引來一片噓聲:“為何要穿著防護服種地?”當地回應:“政府免費發放防護服讓農民做好防護種地。”
顯然,“穿著防護服下地干活”屬于好心辦壞事,而且也顯得極端。“在地里干活”和“在城市生活”是不同的,其防疫措施不能照搬照套,否則就會水土不服。一來,農民的田地最少是一畝以上,一戶人家只有一兩個人下地干活,完全符合“安全間隔距離”;二來,農民的田塊多數不在同一區域,即便同時下地干活,并不存在區域交叉;三來,即便農民田塊在同一區域,干活的時間也不相同,有“時空差距”。“農民下地干活”不能說完全沒有一點風險,但是風險屬于可控范疇。
我們常說“不誤農時”,古人說“春耕、夏耘、秋獲、冬藏”。各地陸續進入春耕農忙,如果都一刀切“禁止下地干活”“限制下地干活”,無疑就會誤了農時、誤了農事。我們需要做到引導農民分時、分散干活,避免人員集聚,而不是處處設置斷路封路,讓農民“待在家里足不出戶”。我們需要結合疫情防控的實際情況區別對待,比如防控區如何下地干活?防范區如何下地干活?低風險區如何下地干活?都應給出具體的不同標準。吉林省在疫情嚴重的時候,也是理智地鼓勵農民做好防范下地干活,并沒有發生任何問題。“戴好口罩下地干活”基本上可以滿足防疫需求,況且城市都在有序“復工”,農村也需要有序“下地”。
隨著春季農業生產進入關鍵時期,在從嚴從實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有效保障農業生產和農產品供應十分重要而緊迫。對于沒有發生疫情的地區,要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深入開展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宣傳,教育引導農民群眾及時接種疫苗,自覺遵守防疫要求,在加強自我防護的基礎上,搶抓農時開展生產。要及時打通影響農民回鄉務農、農機上路作業、農資調運下擺、農產品生產供應等堵點卡點,保證農業生產正常開展。對于防范區農業生產作業,要堅持“強化社會面管控,嚴格限制人員聚集”總要求,在落實管控措施的基礎上確保農業生產正常開展。
當前,疫情防控很重要,農業生產也不是小事情。為一刀切“禁止下地干活”的農村防疫措施糾偏,疫情下的《春季農業生產工作導則》來得正是時候。
農業農村部召開常務會議 傳達學習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 研究部署抓...
兩部門:未發生疫情地區嚴禁以防疫為由不讓農民下地
兩部門:未發生疫情地區嚴禁隨意斷路封村、不讓農民下地
兩部門:嚴禁以防疫為由不讓農民下地
生態環境部:加大農村環境整治力度,助力鄉村振興
廣東舉全省之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萬...
農業農村部:6種水果均價比21日降1.7%
農業農村部長江辦視頻調度漁政執法能力建設進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