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2022-04-25 15:39
當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正在全國推進,農村臟亂差面貌總體得到根本改善。但是,西南喀斯特地區作為生態脆弱類型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仍面臨艱巨任務,值得關注。
西南喀斯特地區以貴州為中心,覆蓋云南、廣西、四川、重慶等多個省份,總面積約55萬平方公里,承載1億多人口。在西南喀斯特地區高質量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是關系可持續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近年,該地區農村生活垃圾污水產生量快速增長,其中大部分被排入路邊溝渠甚至溶洞。由于特殊地質特征,該地區面臨更大的環境脆弱性。一方面其是水土流失的極敏感地區,另一方面污染物容易在地表與地下貫通進而污染水體。因此,亟待在西南喀斯地區構建以生態文明為導向的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機制。
加強生態與人居系統管理,科學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立足當地自然資源條件、經濟社會特征、生產生活方式和村莊組織結構,謀劃喀斯特地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策略。具體來說,要因地制宜出臺專項整治方案,打破行政管理界限,依據生態空間界限科學布局生活垃圾污水處理設施;強化上級財政資金保障,鼓勵地方合理整合;組織科研攻關,研發適宜的技術產品、探索有效建設與管護模式。
以資源化利用為主攻方向,鼓勵多元主體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對垃圾污水進行資源化回收利用,符合喀斯特地區地表破碎、土壤瘠薄和缺水等地質、資源特征,且產生的直接經濟價值和間接生態價值有利于吸引社會主體的參與。關鍵是要鼓勵企業和農村新型經營主體參與,實現供水與生活污水一體化管理、污水回收灌溉統一管理、生活垃圾污水與畜禽糞污統籌管理。另外,要探索創新排污權、碳匯等指標補償和交易的機制與辦法。
優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組織實施流程,提高農民參與意愿和參與能力。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既包括農民戶內設施的建設和使用,也包括戶外村內公共設施的管理和維護,農民是否參與建設管理對整治具有關鍵作用。針對喀斯特地區農村收入普遍較低、老齡化程度高等特點,以及居住分散且交通不便等問題,要增強農民參與意愿和能力。要調查農民廁所使用及垃圾污水現狀,在此基礎上選擇農民可承受的技術模式;根據農民意愿采取統一或自建方式開展建設,做好建設和驗收環節技術支持,確保獎補資金及時發放;合理劃分農民和政府職責,政府主要負責戶外設施和服務供給,確保轉運、處理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及時有序,農民負責管護好戶內及村內設施,做好垃圾簡易分類、糞污就地收集等。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農業農村部沼氣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首席專家 張鳴鳴)
農業農村部召開常務會議 傳達學習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 研究部署抓...
生態環境部:2022年一季度全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兩部門:未發生疫情地區嚴禁以防疫為由不讓農民下地
兩部門:未發生疫情地區嚴禁隨意斷路封村、不讓農民下地
生態環境部:加大農村環境整治力度,助力鄉村振興
廣東舉全省之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萬...
農業農村部:6種水果均價比21日降1.7%
農業農村部長江辦視頻調度漁政執法能力建設進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