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網 2022-04-28 07:30
在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蓮西區域原屬莒北地區,是沂蒙革命老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里多荒山裸巖,土層只有不到20厘米,曾經是五蓮縣最大的生態短板、經濟短板。近年來,當地干部群眾發揚革命老區光榮傳統,堅持“突破蓮西”綠山不止,走出了一條深度貧困區域綠色脫貧之路。
在五蓮縣中至鎮的弘豐生態林,曾經提起蓮西,人們的印象總是貧困和荒蕪,但現在放眼望去,樹林隨著春風蕩漾,春日陽光下,滿山的綠意也顯得格外厚重。
戰爭年代,中共魯東南特委根據戰爭形勢變化成立中共莒北縣委,蓮西區域正處于莒北地區的中心,這里也成為山東建立地方黨組織較早的地區之一。蓮西區域地形復雜、裸石遍布,為戰爭年代開展敵后斗爭提供了有利條件,但也成為五蓮縣生態建設的一大短板,曾經,“玉米不秀穗兒、地瓜打光棍兒、花生是獨粒兒”是五蓮蓮西的真實寫照。2016年,五蓮縣啟動“突破蓮西”工程,著力改善蓮西生態。
“流轉了村民土地以后,通過用大型機械把巖石破碎,把別的地方的廢棄土拉到這個地方,全部覆上六十公分到八十公分的土層,然后再在上面綠化種樹。”弘豐集團園藝公司副經理劉兆彬說。
秋冬征地,春天種樹,三年時間,弘豐集團共建成了3000多畝生態林。2019年,弘豐集團再次流轉了2000畝土地,發展黃桃種植。
“通過四期之后,也帶動了周邊農戶,很多去種植黃桃的,村民收入增長了。”劉兆彬說。
同樣位于蓮西區域的于里鎮,莒北縣抗日烈士紀念祠就修建于此。幾十年來,紀念碑旁的皂角樹仍舊枝繁葉茂,紅色血脈在這里延綿不絕。也正是在這種紅色精神的感召下,在“突破蓮西”工程中,于里鎮啃下了將軍嶺這塊最難啃的硬骨頭。
五蓮縣愛琪林果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花珍說,以前這地方都是一片荒山,除了裸巖,就是幾棵小草,非常凄涼。
李花珍原來是將軍嶺流域內李家窯村的黨支部書記,2017年,鎮上鼓勵他帶領群眾治理荒山,作為黨員的他毫不猶豫地接下了這項任務。“當時很難,也很愁,咱是共產黨員,必須得干下去。”
整治以后,礦物質豐富的碎石和沙土,形成了適合黃桃生長的土質。李花珍共種植了四千多畝黃桃,并成立了專業合作社,帶領周邊村民一起種黃桃。
五蓮縣于里鎮李家窯村村民李明說,他們統一購買化肥,統一購買農藥,統一種出桃子,批發商來的時候能給比較高的價格,周邊農民可以來打工,也增加一部分收入。
眼下,將軍嶺上桃花盛開,林果總面積超過了1萬畝,成了帶動群眾增收的綠色銀行。
“發揚革命老區的紅色精神,一屆接著一屆干,帶動周邊荒山綠化4萬多畝。”五蓮縣于里鎮四級調研員許傳凱說。
經過持續攻堅,如今蓮西區域林木綠化率提高了15個百分點,達到58.6%。曾經的荒山裸巖,變成了綠水青山、金山銀山,也讓整個蓮西區域整體實現了綠色脫貧。
五蓮縣鄉村振興服務中心主任徐軍光表示,五蓮縣將繼續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扶持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新高地,真正帶領群眾富起來。(楊琨 賈中根 孫丙杰)
錨定目標實現綠色轉型
魚菜共生:一個脫貧村的綠色產業鏈
山東:培育新的增長點,做大經濟總盤子
暢通開放通道 發展特色產業 推進深度融合 堅持綠色發展 貴州...
山東:打通運輸梗阻 確保蔬菜暢運全國
天津:推進農業綠色發展 全面助力鄉村振興
“綠色黃金”出口忙 鄉村振興道路暢 ——昆明海關強監管優服務...
老區新貌|山東泗水:昔日烽火地, 今朝振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