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口區融媒體中心 2022-08-02 08:52
生態循環系統
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可能很多人都不相信會有這樣的“奇事”。日前,寧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區棗香村“魚菜共生”生態種養基地建成投入使用,該項目讓傳統的水產養殖和傳統種植技術實現完美“牽手”,形成“魚肥水—菜凈水—水養魚”的生態循環系統。
近日,大武口星海鎮棗香村的蔬菜大棚里,一畦畦西紅柿苗郁郁蔥蔥,幾位農民正忙著給西紅柿打叉掐尖。相隔幾米的魚池旁,村民萬春云拋下一把魚食,一群魚兒躍上水面,爭相搶食,蕩開一圈圈漣漪,一派綠菜豐茂魚兒肥的生機景象。
“混搭”在時尚界算是一股潮流,如今,這樣的時尚在農業領域也開始流行起來。
棗香村駐村第一書記孫武
“‘魚菜共生’的原理是將養殖魚類的排泄物、分泌物、餌料飼料殘渣等廢棄物轉化為蔬菜喜好吸收利用的營養鹽類,蔬菜在生長過程中,通過對水體中營養鹽類的吸收而凈化水質,改良魚類生長環境的循環利用模式。”棗香村駐村第一書記孫武邊介紹邊察看水池里鱸魚的生長情況,樂呵呵地說。
孫武對“魚菜共生”如此熟知,源于他的另一個身份——市農業農村局專業技術干部。去年,市委組織部選派孫武擔任棗香村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后,面對白花花的鹽堿地,孫武帶領駐村工作隊開展調研,立足本村實際,充分開發鹽堿荒地資源,先后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自治區農業農村廳漁業漁政管理局對接,制定了“綠色種養設施農業”發展規劃,決定利用村集體先行先試開展“魚菜共生”生態種養模式。
有想法,見行動。2021年12月中旬棗香村建成首期設施溫棚20棟,2022年繼續新建設施溫棚15棟,每棟溫棚720平方米,水產養殖槽50立方米,種植區面積600平方米,采取立體栽培、水培、陸地三種模式進行試驗示范果蔬種植。
何時投放魚種,孫武在這方面也頗費了一番心思。“每年夏季是加州鱸魚價格最好的時候,我們于3月25日投放加州鱸魚種1580尾,4月4日投放加州鱸魚苗16000尾,相應種植番茄、吊瓜、辣椒等果蔬,到時能賣上好價錢。”孫武說。
好項目帶來好“錢”景。棗香村村書記助理楊宏杰表示,每棟溫棚每季可生產水產品2000公斤,各類瓜菜4000公斤,單棚單季效益5至6萬元。
“我在這兒喂喂魚、種種菜,還不耽誤干家里的活兒,心里別提有多舒暢了!”村民萬春云笑著說,“我們來這里不只為打工賺錢,也想來了解一下‘魚菜共生’是咋回事。現在一看,果然是一種好模式。”
“除了種植有機果蔬、養殖商品魚,我們還瞄準‘生態休閑觀光農業’村旅游定位,準備在擴大項目的同時,增加配套設施,并大力推廣‘魚菜共生’種養模式,進一步壯大集體經濟,增加當地百姓收入,助力鄉村振興。”棗香村村書記助理楊宏杰說。
“綠色黃金”出口忙 鄉村振興道路暢 ——昆明海關強監管優服務...
張掖:發展設施農業 打造增收“新引擎”
特色養殖產業鋪就增收致富路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堅守生態底線 嚴守環保紅線
吳云在調研鄉村振興時強調:提升鄉村產業發展質效 促進農牧民持...
綜合發力 增產增收 ——山西省各地積極推動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
廣東高州對千年循環自生野生稻實施大面積分株擴種保護試驗
漢陰引進漁業養殖新模式拓寬增收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