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 2022-09-23 11:54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糧食儲備離不開糧倉,如何管好“隴上糧倉”,做大糧油產業,確保甘肅省糧食存儲安全,記者探訪了我省“智慧糧倉”建設和糧食儲備安全管理工作。
建好“智能糧庫”
“這是新建的1號智能糧庫,安裝上智能通風控制系統后,通風可實現自動化操作。”4月11日,甘肅省陳官營糧油儲備庫管理員許欣宗向記者介紹說。
順著倉庫臺階,從地面爬上倉內最高處,記者看到偌大的糧倉內堆滿了小麥。
“這是2021年從河南調入的小麥,經過熏蒸處理后可以儲藏5年。整個智能糧庫高6米,上下四層,儲糧2萬噸。”許欣宗說,假如智能通風控制系統檢測到糧庫第二層小麥生蟲,就可采用智能系統熏蒸,其余三層不再熏蒸。而在未安裝該系統之前,庫區局部生蟲,需要全庫熏蒸,費時費力。
“這樣的糧庫我們建有13個。還有6個大型圓柱糧庫,庫容量都在1萬噸以上。”甘肅省陳官營糧油儲備庫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彭峰嘉接過話茬說。
隨后,記者來到信息室,觀看倉儲信息化操作演示。
陳官營糧庫智慧糧庫信息化負責人馬小虎向記者演示講解,當他在電腦上輕輕一點“智能通風離線模式”,三四秒內屏幕上就顯示打開倉庫窗口。
“10分鐘采一次數據,每一層的倉房內濕引起的發熱都可以自動判斷。”馬小虎介紹說,智慧糧庫電腦控制、機械通風,最適合北方倉儲糧食,更便于管理。以前所有糧庫倉房檢查一遍,需要半天時間,現在幾分鐘就完成。不但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而且真正實現了糧食“看得見、管得住”。
管好每一粒糧
甘肅省陳官營糧油儲備庫有限公司是國有控股的省級糧油儲備企業,承擔省級儲備糧油管理任務,執行省政府糧食宏觀調控政策。2008年被確定為甘肅省糧食現代物流中心,是甘肅省糧食流通“一體兩翼”高速通道的重要節點。
“一個健全的智慧糧食系統可以為國家節約糧食,同時可以在保證糧食安全的情況下,減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公司董事長劉建軍說,現在糧庫倉容13萬噸,常年管理上級下達指標8萬噸糧食,年進出流通糧食20萬噸。
2016年,陳官營糧油儲備庫被選定為全省“智慧糧庫”功能提升示范庫。從此,該庫智能化數字糧庫系統實現了儲糧業務的管理自動化、系統化、信息化,為科學管理、科學決策提供了真實依據。
“智能糧庫”守護大國糧倉。據了解,我省“十三五”投資15.3億元,新建倉容110萬噸,并在全省范圍內大面積實施“危倉老庫”維修改造。全省糧食企業徹底告別了破舊面貌,行業形象整體提升,儲糧能力顯著增強。同時,總投資3.03億元,建成1個省級平臺,對162個糧庫實施智能化改造,實現了糧庫業務信息化管理和遠程管控。
在推動糧食儲備安全管理體制機制改革中,13個市州建立社會責任儲備2.8萬噸,政府儲備、社會儲備互為補充的儲備格局基本形成;地方儲備糧承儲企業儲備運營業務與糧食商業經營人員、實物、財務、賬務管理“四分開”模式有序推進,保障地方糧食儲備安全管理的運行體制機制也正在形成。
做大糧油產業
甘肅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我省在做大糧油產業中,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一方面,加強和鞏固與糧食主產省的購銷合作,做好優質糧食調入;另一方面,依托“一帶一路”和各種進口渠道,引進國外優質小麥,盡全力掌握糧源;此外,引導各類主體積極入市收購,協調解決倉容、資金、運輸等實際問題,不斷優化為農為企服務,堅決防止發生農民“賣糧難”。
抓糧食產業園區建設,就是牽住了抓糧食產業發展的“牛鼻子”。據了解,我省總投資14.12億元的優質糧食工程、總投資3.64億元的軍民融合軍糧供應工程,以及總投資21.26億元的蘭州、白銀、天水、平涼4個糧食物流產業園區倉儲基礎建設和公共基礎建設已經完成。
2021年,全省收購糧食340.3萬噸、銷售390.9萬噸,收購食用油55827.1噸、銷售120784.7噸;全省糧油工業總產值達到160億元,比上年增加3億元。
為了進一步做大糧油產業,省糧食物資和儲備局重新核定糧食應急保障企業2275個,覆蓋全省的406個糧油價格監測點,做到及時預測、預報、預警市場糧油價格信息。同時,各級糧食和物資儲備部門適時發布權威信息,及時處置相關輿情,確保我省糧食市場運行平穩。
據介紹,下一步,我省將按照前期規劃積極完成產業布局和建設,盡早發揮引擎和輻射功能。鼓勵其他符合產業園區布局條件的地方和單位,積極謀劃建設規模適度、特色鮮明的糧食產業園區,進一步做大糧油產業。
培育全產業鏈推動陜西省家禽產業高質量發展
陜西連續三年獲國務院食安委食品安全工作考核A級
積極應對疫情影響 抓好春季農業生產 確保全年糧食豐收和“菜籃子...
“三舉措”促自治縣域電子商務產業新發展
廣西河池:“電亮”桑蠶產業發展路
河南方城:山區小鎮興起種桑養蠶大產業
山東臨朐縣:朗德鵝實現產業騰飛
吉林省糧食作物已完成播種535.1萬畝